健康傳媒

病症知識
久坐恐讓人變笨 提高中老年後失智風險
腦部的灰質越少,代表腦部越容易有萎縮的狀況。且腦部灰質的減少,也被許多研究證明是中老年人罹患俗稱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之早期警訊。
2018/04/30

病症知識
虎航麻疹群聚感染 國內疫情持續追蹤逾3千人
台大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表示,37歲以上的民眾小時候都出過麻疹,具有一定免疫能力,不用太擔心;至於1歲以上小朋友也幾乎都打了公費疫苗,所以感染風險極低。最需要擔心的是2、30歲的年輕人,因為小時候只打過一劑疫苗,保護力降低許多,應該考慮補打。建議出國前,先至旅遊門診,由醫師評估抵抗力狀況。
2018/04/25

樂活養生
熟記9大重點 失智長者出遊不再困難重重
失智友善旅遊可減緩長者退化,並紓解照顧者壓力,降低憂鬱情緒」賴德仁呼籲政府,應積極獎勵失智友善旅遊,失智家庭共同出遊,可以相互照應。
2018/04/08

樂活養生
結合AI數位科技 健康保險服務開創新商機
勤業眾信調查與研究指出,2018年是AI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普及化的元年,而導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語音辨識技術是實踐AI人工智慧的第一步。
2018/03/31

新聞政策
台灣人口高齡化 老人精神健康應納入長照
長照除了維護生理機能外,精神層面更需維持健康,包括運動、學習、人際互動、家人間的愛,都能讓生病的患者感到安心。
2018/03/30

長期照護
在家終老不是夢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赴日取經
在宅醫療起源於日本,除了解決病患就醫不便問題,更強調提供病患「安心在家終老的各種支援」。醫院與基層醫師、居家護理師、社工人員除了可以經常交換病患資訊,包括病歷、飲食、用藥情況等,還能一同訪視病人,解決病患與家屬的多重困擾。
2018/03/30

心靈加油站
心理影響生理!長輩身體不對勁?可能是空巢綜合症使人愁
王慧懿指出,「空巢綜合症」必須妥善處理,大部分人遭遇重大事件後,在一段時間內慢慢走出來,心情逐漸復原;但也有人未及時跳脫,漸漸引發憂鬱症或其他更嚴重的生理疾病。
2018/03/20

病症知識
傷口碰水難癒合? 新療法將併發症減至最低
如何達到有效率的傷口癒合?李宗勳認為,應該採用更好的換藥技術,使用更高穿透性與副作用更少的抗生素、微創手術,以及適時採用先進的敷料與各種物理性輔助療法。
2018/03/15

病症知識
係金ㄟ! 眼睛也會長皺紋
由於黃斑部提供我們主要的中間視力,所以患有黃斑皺摺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看東西扭曲變形,或是感覺東西看起來比實際大的情形。
2018/03/15

病症知識
台灣慢性腎病照護輸歐美? 原來問題出在這
台灣實施全民健保制度之後,越來越多慢性腎臟病人進入醫療體系,雖然洗腎病人不斷成長,與白種人比較起來,亞洲人在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速度也的確較快。
2018/03/13

病症知識
眼淚透露健康警訊 美研究:可檢測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的幾年或幾十年就開始潛伏了,因此,眼淚這樣的生物學標記,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早期預防惡化。
2018/03/13

樂活養生
熟齡愛愛要滋潤 老來伴有道具更「性」福
即使年紀大了,也應該保有性生活,如能有固定性行為,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增進雙方感情。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