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長照編輯團隊
.jpg)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長期照護
所謂「死亡自主權」,是讓重度障礙者和照護的家人,都遭到社會的拋棄-《死亡自決權》
一旦立法承認安樂死,醫生便會習慣注射致死藥物,國民也會習慣安樂死這個選項。習慣之後,例外便會成為慣例,等到戰後嬰兒潮(babyboom)高齡化,壓迫國家財政時,慣例就會成為規定……
2017/09/16

新聞政策
老人健保排富助弱勢、全國長照據點僅2710個、五結鄉老人餐飲中央廚房、照顧不離職9/14【新聞彙整】
為幫助真正需要的人,台中市府今年1月起調整老人健保補助政策,僅補助65歲以上低收入與中低收入老人,節省超過13億元,2019年將節省逾15億元。照顧是一個「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長期照顧費用可能會壓垮家庭,因此「家庭會議」非常的重要,讓照顧資訊透明化、並羅列各項選擇,才能凝聚照顧共識。
2017/09/15

新聞政策
不方便出門就醫怎麼辦?「居家醫療」做長照家庭最溫暖的後盾
為了減輕長照患者與家屬,往返醫院的負擔。健保署自105年2月起推出「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鼓勵醫事服務機構組成整合照護團隊到行動不便且有醫療需要的個案家中進行診療,讓個案即使不便外出也能享有完整的醫療照顧,同時更可以減輕家屬照顧上的壓力。
2017/09/14

長期照護
照顧家人不用離職!家總推出「長照123」,教你善用長照2.0
許多人反應長照服務項目很多、難懂、各縣市提供的服務內容差異甚大,上網也不知道該怎麼查。政府長照推得很辛苦,但民眾卻無感,多數遲疑、觀望。
為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稱為家總)推出「長照123」,呼籲家庭可透過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標,善用長照資源作好安排。
2017/09/14

新聞政策
每年13.3萬人因照顧離職 家總:照顧不該離職,應保住工作避免成為下流老人
依勞動部推估,在台灣的1153萬上班族中,約有231萬人受家庭長照責任影響,每年約17.8萬人因照顧減少工時或轉換工作,每年高達13.3萬人因照顧離職。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稱為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建議,應將政府長照資源帶回家舉行家庭會議討論,盤點資源時也能減少爭執,更不會陷入「誰該辭職回家照顧」的單一選擇。
2017/09/14

社會資源
真正的「照顧經理」是外勞仲介?很多人根本不曉得有「居家服務」-《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無論未來是否實施長照保險,或採取稅金支付的長照2.0,有沒有準備足夠人力二十四小時有人支援家屬,隨時有人立刻到案家評估,並提供照顧建議的規畫呢?如果沒有,可以說我們的照顧體系根本不是外籍看護市場的對手。
2017/09/13

樂活養生
在宅醫療是什麼?台灣居家醫療 民眾常見QA大解惑-《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我的家人可以申請在宅醫療嗎?根據目前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只要是「就醫不便」,且經醫師評估認定有需要者,即可接受居整計畫服務。簡保有給付嗎?居家醫療該去哪裡申請呢?對在宅醫療的好多疑惑,請跟我們一起看下去~
2017/09/13

長期照護
在宅醫療是讓每個人「活出自己」的醫療─日本在宅醫療的發展過程-《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在日本不管是不是罹癌病人、是不是末期重症,只要有失能、失智或就醫不便的老人,甚至小孩,都可以接受「在宅醫療」。在宅醫療的各種服務,涵蓋醫療與長照體系、服務的給付和推廣方法,並有財源來自醫療保險、長照保險以及地方政府或民間財團的資助。
2017/09/13

長期照護
最終,想在家裡離開...回歸「以支援照顧為中心」的制度設計-《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照顧和死亡,是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不能迴避的問題,若以未來每年死亡人數增加三千人的速度估算,現階段的居家安寧資源,還能夠支持多久呢?
2017/09/13

心靈加油站
來自星星的孩子:看護的紅色警戒(下)-《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因為只要我踏入病房,伯伯馬上興奮的報告阿正方才的如何蠢蠢欲動,他發現苗頭不對時馬上要莉娜過來檢查約束並盯著阿正。我總是萬般感謝直說幸好有你們,否則我真的分身乏術顧此失彼啊,這話可絕對發自內心一點不假!
2017/09/13

心靈加油站
來自星星的孩子:看護的紅色警戒(上)-《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第二次試著再綁緊約束,還好用病房的長褲不會傷手,其他的只要進了病房都好解決。也許你會問我:他能走能動為什麼不讓他到化妝室就好?是啊!如果這麼簡單幹嘛我非得一次次搬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呀。
2017/09/13

社會資源
尋求各種資源:到宅沐浴、復康巴士服務…-《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伊甸基金會的復康巴士、中華聖母基金會的到宅沐浴、愛的手鍊、守護QR code、送餐到家、居家復健……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長照服務吧!
2017/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