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江南小村的「抱團共老」,合雇廚子、園丁、清潔工,未來養老新選擇(下篇)
不管朱家的「抱團共老」能否長期走下去?老人們能否在這個江南小村留下美好的印象?我認為,他們是在為社會上的眾多老人、準老人,進行一種新嘗試,嘗試的過程與結果,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2018/09/26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江南小村的「抱團共老」,合雇廚子、園丁、清潔工,未來養老新選擇(上篇)
朱榮林夫妻倆認為自宅具備一定的吸引力,於是2017年5月間,透過媒體釋出「抱團共老」的訊息。他們開出的條件乍看很簡單,除了要求是夫妻檔,主要條件還有:身體好、性格好、會打麻將的優先。
2018/09/26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不想住老人院,只想住家裡?要看住家附近有沒有「多元服務中心」
過去房地產業流行一句名言,選屋要看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段)。我認為,中年後的選屋,主要看附近是否有「長照多元服務中心」,因為它是你未來能否在地老化最重要的關鍵。
2018/09/04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專欄】人生回顧療法:長輩的生命故事不能被遺忘,「生命故事書」讓回憶繼續發光
製作自己的生命故事書,也是一段緬懷自己的生命之旅。美國一位社工學者就曾提出所謂的「人生回顧療法」,這種療法有助於減少老人憂鬱,讓老人用更正面的態度看待人生。
2018/08/07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93歲老太太重度失能,為何能如願在家安老?原來是要具備9個要件(下篇)
姊姊曾經問媽媽,為何這麼排斥「短期入住」?媽媽回答:「我不要離開這個家」。因為老媽媽相當依戀這個已經住了八十幾年的家,其實沒說出口的擔心是,會不會習慣了「短期入住」後,家人最後就把我送去養老院了?
2018/07/26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93歲老太太重度失能,為何能如願在家安老?原來是要具備9個要件(上篇)
住在大阪老太太能夠在家安老,主要是靠負責出錢的姐姐+負責出力的妹妹。因此老媽媽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跟住在東京的姐姐說:「妳這麼重要的身體,一定要保重好啊」。
2018/07/26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鼻胃管「並不該死」,成功的整合照護,3個月「拔管」成功
目前政府的長照體系中,其實也有包括居家照顧、復能照護、居家護理訪視、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等資源。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照護管理師」、或是「照管經理」(care manager),去扮演統籌窗口,這些專業資源猶如存在「平行時空」,無法自動連結。
2018/07/16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下)
如果連獸類都有「自癒力」,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也有。只是要如何喚回這個與生俱來的「自癒力」呢?我懷抱著一肚子的好奇來到「揚生六O館」,想親自瞧瞧,這個所謂的「自癒力實踐館」,要如何把有點八股的「3+1:健康飲食、適量運動、良好習慣+人際關係」,完整的實踐出來。
2018/06/19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2018/06/19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連「四個6」的密碼都記不住時,要如何守護老本?一個「阿嬤的保險箱」的真實故事
過去阿嬤會把女兒留給她的錢,鎖在梳妝台的抽屜裡,鑰匙隨身揣著。後來因為常常掉鑰匙、配鑰匙,阿嬤索性把這些千元鈔捲起來放口袋,放口袋的結果,也是跟鑰匙的下場一樣,走到哪、掉到哪,或是走到哪、忘到哪。
2018/06/14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使用居家照顧服務,最容易產生那些爭議?懂得正確互動,居服員也能「很好用」
林金立首先表示,如果把「阿美」當成「阿娣」,也就是把居服員當成外籍看護的話,在「認知落差」之下,自然會產生「不好用」的印象。外籍看護是全天候待命、全方位服務;居家服務則是特定時段、支持性服務。
2018/05/23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老後誰來陪診、陪病?不是有錢請看護就能放心
如果沒有聘僱外籍看護,老後需要有人陪診的話,怎麼辦?還好目前長照2.0的服務項目中,也有一項服務是請居家服務員「陪同就醫」,內容包括「協助掛號(含預約)、陪同就診、聽取及轉知醫囑與注意事項。」該項服務的價格為685元,不含就醫與往返交通費用。但是若碰上前述要在急診室裡觀察、甚至是需要住院的狀況時,長照2.0裡的居家服務員可就派不上用場了。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