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須知】胰島素分三類 遵照醫囑施打最安全

【糖尿病須知】胰島素分三類 遵照醫囑施打最安全

許多臨床試驗證實,糖尿病患者若能在初期積極控制血糖,便可有效延緩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其中,胰島素即為目前臨床研究中,最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藥物。

養生小金孫

2016/06/29

瀏覽數 43,072



說起胰島素,每一位糖尿病病友應該都不陌生,但是到底胰島素藥物有哪幾種?何時才是施打胰島素的正確時機呢?


(圖片來源:Tuomas Marttila) 
 
相信不少病友面對注射補充胰島素時,仍充滿許多迷思;例如每日注射次數的不同、注射後是否有副作用等等。
 
醫師指出,胰島素藥物是用來進行有效的血糖控制,有時候也會搭配藥物合併使用,以預防或延緩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病友僅需留意自身的血糖情況,遵照醫師囑咐,按時使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依然可以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與良好的生活品質。

 
 認識胰島素 

許多臨床試驗證實,糖尿病患者若能在初期積極控制血糖,便可有效延緩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其中,胰島素即為目前臨床研究中,最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藥物。


醫師提醒,使用胰島素,仍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方可施打,才能夠有效穩定控制血糖。

 
(圖片來源:pixabay)

一般可依照胰島素作用時間的長短,將胰島素藥物劑型簡單分為三大類別:
 
✦  餐時胰島素 

餐時胰島素屬於作用時間較快、且較短的速效與短效劑型。
 
使用這種胰島素的主要目的是,模擬正常人在餐後會大量分泌胰島素,避免餐後血糖飆高。

此種胰島素主要是為了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能進到細胞所使用的胰島素,在吃飯時提昇分泌,餐後隨著血糖降下來分泌減少。
 

◆ 施打頻率
一天需施打3~4次,於每餐前30分鐘注射。
 
◆ 適用對象
多用於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重大手術前,或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 基礎胰島素 

基礎胰島素屬於作用時間較慢、較長的中效與長效劑型。
 
主要目的是模擬一般人平時未進食的時候,也會分泌少量的胰島素,適當地控制肝醣的釋放,以持續穩定空腹血糖。
 

◆ 施打頻率
一天僅需施打1次,即可持續24小時穩定釋放胰島素。
 

◆ 適用對象
多用於胰臟尚能正常分泌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或是同步有服用口服控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 


✦ 混合胰島素 

混合胰島素,是混合了短效型與中長效型胰島素,兩種以上劑型的胰島素,同時具有穩定餐後血糖與空腹血糖的作用。
 
通常是早上一針穩定早餐及午餐血糖;晚上一針,則是晚餐及宵夜或睡眠時控制血糖。
 

◆ 施打頻率
一天需施打2次,每次都於餐前30分鐘注射。
 
◆ 適用對象
多用於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尿病患者,有時也可應用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圖片來源:unsplash)

 

愛長照提醒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若有任何疑問或不舒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問診,以及遵守醫囑喔!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