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如果倒下了,對病人的意義在哪裡?情義不過一念之間-《做個不麻煩的老人》

照顧者如果倒下了,對病人的意義在哪裡?情義不過一念之間-《做個不麻煩的老人》

長久以來我們不都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裡,演出外人眼中的情義與善良嗎?結果除了讓自己心力交瘁,並改變不了事實,對病人的意義何在?

原水文化

2018/09/19

瀏覽數 46,246



文/ 梁瓊白

我有位住在南部的親戚最近常來串門子,只要來台北就找我陪她逛街、吃飯,一日遊之後再搭國光號回家,也不借宿。起初我對她能這麼悠閒有點詫異,因為她先生是躺在病床上好些年,整天都需要照顧的病人,我問她不在家時,先生怎麼辦?

她輕描淡寫的說:「我已經把他送到安養院了。」原來如此,前些年一直都是她在照顧的,那時候她形容枯槁的樣子,對照現在的氣定神閒,印證了照顧病人真的可以讓人生活扭曲。

我是過來人,當然能理解那種無奈和壓力,只是我沒她果決,那些年瞻前顧後的還差點搭上自己的健康,最後人沒康復,我也沒得到賢良的美名。

我問她家族沒意見嗎?她說:「有誰覺得送去安養院不好、不行、不忍心的,可以把他接過去照顧、帶回去養。」她的話糙理不糙,之前她照顧了四年從無幫手,家族也沒人提意見,既然改變不了現況,送他去有專業照顧的地方安置,讓自己往後的日子能正常作息,算絕、算狠嗎?就看您敢不敢做罷了。

「不離不棄、白頭偕老」是對婚姻的承諾與期許,結婚的當下誰不都如此信誓旦旦?殊不知漫漫婚姻路的變數何其多,生活中的大小事尚且可能導致分歧,事業、家庭之外的生、老、病、死在往後共度的時日裡,每一刻都是考驗。
 
安養院
(圖片來源:pexels)

短時間的變數要承擔很容易,有些狀況卻不是同心協力、共度難關那麼簡單,尤其當一方久病又恢復無期的時候,日復日、月復月的照顧卻看不到未來的無助會讓人窒息,長時間的心力交瘁也能讓人崩潰,或許有人可以無怨無悔,卻也不是旁人一句加油或鼓掌就能概括承受的。

她的孩子都有各自的事業和家庭,除了事發當初還有聞問之外,往後都是她獨力承擔所有照顧工作,必然是已經到了情緒的臨界點,才覺悟到與其無止盡的煎熬,
不如跳脫出來讓自己有過下去的活路,外人的評論對她並不公平。

每次看到有人因為長期照顧病人,不堪負荷而情緒失控殺害病人或同歸於盡的報導,老實說我是抱持同情的,也許不人道,但是長時間積壓的情緒一旦決堤,瞬間爆發的衝動便是悲劇的燃點。發生這種事無論對病人還是加害者都是不幸,只是過不了這一關,該怪老天還是怪命運呢?

之前有新聞報導,一位知名的女作家為生病的丈夫該不該插管的問題與子女發生爭執,甚至撂話要把病人還給子女而引發衝突,就算是親生子女也可能有不同意見,何況是病人前妻的子女,難免醜話盡出,最後有沒有
插管不得而知,病人是否已康復也未再見後續,但是萬一插管後只是延續病人的一口氣,不能恢復正常,甚至以後要長期臥床的時候,若由女作家繼續照顧是不是就叫有情有義,否則就是無情無義了呢?

這個問題很難有滿意的答案,只是女作家想必已經預料到可能面臨的難題,而那些子女們還抱著奇蹟出現的賭注罷了!兩方都沒有錯,錯的是「萬一」之後的收場,
他們都忘了情義二字始終是人性最糾結的矛盾。
 
照顧者
(圖片來源:pexels)

我這名親戚安置病人後,給自己安排了各種活動,上老人大學、登山、旅遊、練瑜伽,每天都有不同的去處,沒活動的時候就一個人關起門來愛吃吃、愛睡睡,想動就收拾屋子、打掃清潔,不想動就躺著看電視、滑手機,完全不理會親友間的議論、孩子們的質疑,如此的淡定與堅持,老實說需要魄力。

長久以來我們不都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裡,演出外人眼中的情義與善良嗎?結果除了讓自己心力交瘁,並改變不了事實,對病人的意義何在?她只是不想讓自己未來的日子過得悲苦絕望,拒絕用情義的框架禁錮自己也已經不年輕的生命,這樣的選擇需要勇氣。

她用不妥協替自己爭取仰望藍天白雲的空間,對與錯同樣沒有答案!其實每次逛街她很少消費,吃飯也都是些便宜的開銷,搭車用的是老人半價票,一日往返只是換個不同的地方打發時間,或許她眉宇間的輕鬆,正是她想要的自在吧。

我們常以「縱然無情,也要有義」來自我規範,又直接把「義」認知為良心,以為心安就成全「義」了,情和義應該是等號嗎?試想情不在了,單方面的義豈不自欺欺人?她寧願省吃儉用把退休金拿去付安養院的費用,也不想讓自己的餘暉歲月綑綁在一個已經無望的生命上。

至於兒女怎麼想、外人怎麼看,說穿了全在自己的心態,要在乎,便是如影隨形的千夫所指,若不在乎就能不看、不聽,為自己活還是為別人活,所謂情義不過是一念之間。
 

 



繼續閱讀:

1. 照顧者因憂鬱症而倒下?照顧壓力,請尋求專業協助(內附憂鬱症量表)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 「我有權利照顧自己,這不是自私!」照顧者的十大權利


更多《做個不麻煩的老人》的文章:

     


《做個不麻煩的老人》作者/梁瓊白
本文經原水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原水文化

原水文化

出版媒體

人生對自己最大的承諾就是擁有健康美好生活, 城邦「原水文化出版」以其長期在保健領域耕耘的精神, 與您一起攜手相伴美好熟齡生活。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