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你的相處中,認識自己
在與你的相處中,認識自己
親密的戀情中可以更認識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事的關係中也可以更認識自己,在與陌生人的一面之緣中,也會因著不同的互動模式而看見自己不同的面相。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2019/04/23
瀏覽數 9,728

文/康思云
學生時期我心中夢想的白馬王子,是一個高高帥帥、白淨斯文的書生,個性溫文儒雅、平易近人。青澀的戀情彷彿是一個追尋白馬王子的歷程,一個個又高又帥的男孩子走進少女的心中,有站在司令台上的糾察隊隊長、彈了一手好鋼琴的指揮家、充滿藝術天分的建築系學生…
每一段相遇,都為夢中情人增添了一些附加條件,唯一不變的,是要又高又帥又白淨。
向來思想快速、個性活潑的我,覺得和開朗、善於表達自己想法的人比較談得來,卻在一段與陽光男孩的戀情中發現,我需要對方能深思熟慮、體貼細微、聽見我內心的聲音,因為在樂觀熱情的外表下,我有敏感而細膩的一面,需要對方放慢步調細細體會。

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他。他有深邃的雙眼、高高的鼻梁,但是皮膚黝黑、只跟我一樣高,跟夢中情人的形象大不一樣。但他的出現,讓我把過去的「夢中情人條件」拋諸腦後,隨著年齡增長所經歷的感情,不僅是浪漫的愛情故事,更是認識自己的體悟。
因為和「白馬王子」的相處,使我知道自己真正適合的,是身著鎧甲、正氣凜然的黑騎士。

這個「我」隨著不同經歷的增加,每天都在變化、成長,透過與不同的人相交,使我們有機會看見自己不同的面相,如果我們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囿限,無疑是限制了更認識自己的機會。
如同德國一句有名的格言:「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在親密的戀情中可以更認識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事的關係中也可以更認識自己,在與陌生人的一面之緣中,也會因著不同的互動模式而看見自己不同的面相。

我倆琢磨著她的雙眼線條、鼻子形狀、唇形、臉型,不知不覺間,5個鐘頭匆匆溜過。瓷盤完成後,我們觀賞著成品時,心中也有另一層體悟:若描繪自己的外觀都那麼需要對話與觀察,那麼認識自己豈不是更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各類接觸才能達成嗎?
美國組織心理學家 Tasha Eurich在「洞察力(insight)」一書中提到:「認識自己是一件漫長的、足以持續終生的事情。這個過程既是一場探索,又是一種學習。」。下次若有機會與「不習慣」、「不喜歡」、「非預期」的人相處時,不妨視為一種「認識自己」的練習,彷彿在手中拿起畫筆,為自己的自畫像添加畫龍點睛的一筆吧!

繼續閱讀:
1. 成熟的親子關係?高齡者與子女重新認識自己的契機
2. 我的人生還有機會翻盤嗎?找尋自己的生命活水
關於作者|康思云

點此了解康思云>>
藝術,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也是人們表達自我非常自然的一種方式,大部分的我們,在學會寫字之前,就已會用畫畫、積木堆疊或黏土雕塑來表達自己。 身為一位藝術社工,藝術是人們彼此溝通的媒介,透過色彩、線條、畫面的呈現等,藝術帶我們跨越語言的限制,走進對方的心中。 新活藝術是台灣第一間提供創意老化服務的社會企業,身為執行長及首席講師的我,帶領上千位助人者及專業志工運用藝術服務各地的長者、照顧者,並培訓更多的助人工作者,持續為台灣長者提供更優質有創意的服務。 相信長者需要的不只是身體的照顧,還需要色彩繽紛及充滿想像的創意服務,帶來發自內心的滿足與笑容。 請上新活藝術官網、臉書,也歡迎留訊息與我聯絡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