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終究只能用金錢來換算嗎?-《屍體在說話》

生命的價值,終究只能用金錢來換算嗎?-《屍體在說話》

如果是一張僅經過相驗程序的屍體檢驗證明書(死亡診斷書),就無法得知死者懷孕的事實,而僅死者一人身亡,如此一來,賠償金只會有一人份;但經過解剖程序的屍體檢驗證明書,會明確記載死者腹中懷有四個月大的胎兒,那麼就能夠申請母親與胎兒兩人份的賠償金。

柿子文化

2020/06/03

瀏覽數 9,110



文/上野正彥
 
日本國有鐵道的青函聯絡船「洞爺丸」沉沒了。這是昭和二十九年九月的事,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就在這起事故中喪生。他沒結婚,在某公司上班,他的家人領到國鐵支付的賠償金,我若沒記錯,應該是五十七萬日幣。看著他家人的悲痛欲絕,我一直沉重得難以接受──一條生命就值這些錢嗎?

 
隨著時代演進,如今交通事故死亡或醫療事故死亡已能夠獲得相當高的賠償金了。
 
一天早上,我匆忙地邊吃早餐邊看電視,突然一起火災影像闖入眼簾。火苗好像是從赤坂的新日本飯店九樓客房竄出,再延燒到十樓;畫面還拍到有人躲在窗框外等待救援。起火時間是昭和五十七年二月八日半夜三點半左右。
 
我們一上班就和警視廳的檢屍員通電話討論,然後組成緊急相驗班,隨時待命。已經有數十人死亡了,屍體安置在東京都港區芝公園的增上寺,我們預計下午前往相驗。屍體依運送過來的順序編上號碼,下午一點左右,相驗工作正式開始。
 
這是一起罹難者達三十二人的慘重悲劇。起初的十多人是跳樓重傷而死,接下來的十人是
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剩下的三分之一已是燒成黑色炭化狀態的焦屍了……有些人從高樓的窗戶探出來躲避火燄及高溫,並且拚命求救,但無情的火舌吞噬的猛勢之烈,逼得他們不得不跳樓,卻墜落身亡─這段畫面烙印在我腦中,久久揮之不去。
 
還有的人是在飯店的濃煙中驚慌逃竄,然後因一氧化碳中毒倒下,而待在火源附近的人,應該都燒成無法辨識的焦屍了。

 
火災
(圖片來源:pexels)
 

上班前只從電視上看新聞,詳情並不清楚,但依送進來的順序相驗屍體,就明白火勢有多可怕了。相驗過後,在檢察官的指揮下,我們必須為九具焦黑的屍體進行司法解剖。
 
此外,在被認定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屍體中,根據法醫判斷,決定對一名女性採用行政解剖,因為她身上的火傷不多,屍斑也不太具有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鮮紅色,加上在她倒下的旁邊發現了一個皮包─裡面有一本護照,載明國籍為臺灣,懷有三個月的身孕。
 
由於從屍體外表很難判斷是否有孕在身,而且就想要查明死因與辨識身分這層意義而言,也非解剖不可。警方也希望能夠這樣做。
 
等到所有相驗工作結束,已是傍晚五點左右了。翌日早晨,這名女子的行政解剖工作,在警官的會同下於監察醫務院進行。外表的火傷範圍很小,而且生活反應很弱,因此火傷並非死因。氣管中有黑色煤塵附著,表示火災時還有呼吸、還活著。化學檢驗結果,血中一氧化碳血紅素濃度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無需多言,死因即一氧化碳中毒。然後,子宮裡有一個四個半月大的男性胎兒,也與護照上所載明的幾乎無異。

 
一氧化碳
(圖片來源:pexels)
 

兩天後,死者的家屬從臺灣飛到日本,並為了未經家屬同意就解剖而十分火大。似乎是出於宗教方面或思想上的特別顧忌吧,他們很不喜歡解剖。於是,我們向家屬解釋行政解剖的法律根據。只不過,家屬們無法接受,他們強力反駁,認為人死已不能復生,沒必要再殘忍地殺害死人一次。
 
就法律而言,即使未經家人許可,依然可以進行解剖,但身為執行者,我們都一定會向家屬充分說明原因之後才進行解剖。法醫絕對不是因為喜歡解剖才解剖的,而是為了維護死者生前的人權,但家屬的心情並不難理解,因此,實際上都是取得遺族的諒解後才解剖。但碰到這種情況,該名女子的身分不明,同時也必須確認她是否為護照上的人,因此拒絕解剖是沒道理的。

 



於是,我改用另一種解釋方式。如果是一張僅經過相驗程序的屍體檢驗證明書(死亡診斷書),就無法得知死者懷孕的事實,而僅死者一人身亡,如此一來,賠償金只會有一人份;但經過解剖程序的屍體檢驗證明書,會明確記載死者腹中懷有四個月大的胎兒,那麼就能夠申請母親與胎兒兩人份的賠償金。我向家屬解釋,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在維護不能說話就死去的人的人權。
 
終於,憤怒變成感謝,圓滿收場。只要能正確理解相驗及解剖的意義,便能明白監察醫制度是衛生行政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話說回來,生命的價值,終究只能用金錢來換算嗎?
 
每每這種時候,我都會不禁想起一位法官的話──「人的生命比地球還重。」
 
 

繼續閱讀:
 
1. 普悠瑪事故未成年身故不理賠,專家提2大盲點!
 
2.
【朱國鳳專欄】買保險,瞎填「健康聲明書」,小心理賠領不到、保費又白繳

 
更多《屍體在說話》的文章:
 
 
 

屍體在說話:日本法醫之神帶你看死又看生
作者/上野正彥
本文經柿子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柿子文化

柿子文化

出版媒體

柿子文化邀您走進書香的國度,重新探索自我,發現無盡世界!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