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假如我得了失智症》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假如我得了失智症》
失智症的診斷和嚴重度的判定,很大一部分必須靠家屬提供的資訊來幫忙,但家屬對失智症的早期症狀並不熟悉,常常當作是老年人都會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了,因此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寶瓶文化
2016/09/23
瀏覽數 72,286

作者/王培寧、劉秀枝
身體需要定時健檢,大腦知能的變化也同樣需要。當無法分辨周遭的人出現的症狀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症?建議到醫院,請醫師做檢查與評估。

(圖片來源:photo AC)
失智症的診斷和嚴重度的判定,很大一部分必須靠家屬提供的資訊來幫忙,但家屬對失智症的早期症狀並不熟悉,常常當作是老年人都會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了,因此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記憶力減退外,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了一些其他也可能是失智症早期症狀的「失智症十大警訊」,來幫助大家提早發現失智症。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1. 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改變
剛獲得的資訊馬上就忘記,是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的徵兆之一。
【一般情況】隨著年齡增長,有時會忘記朋友的名字或約會,但是經過提醒或稍作回想便會再記起來,重要的約會也會想辦法用筆記錄下來以免忘記。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且較嚴重,會不自覺地重複詢問同樣的事情,忘記重要的日期或活動;雖然在早期會依賴輔助記憶的用品(例如紙條或電子用品),但漸漸地,輔助記憶的用品也沒有用,根本不記得自己將事情記在何處,甚至只能依賴家人幫忙提醒。

(圖片來源:pixabay)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一般情況】年紀大了,在同時處理多項事務上可能出現困難,計畫事情或做判斷時需要更專心,且花較久的時間。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會無法計畫,且做下錯誤或是和以前不同的決斷,常可能會為此感到焦躁,甚至惱羞成怒。例如:每年都負責家中旅遊計畫的媽媽,覺得安排行程好困難,出現無法計畫、決定什麼是適當旅程的情形;或是原來主導家中財務的先生,開始無法維持家庭帳務的收支平衡,對於突然出現的開銷變得不知該如何處理、解決問題。
3. 在家中、工作場合或休閒活動中,對於完成熟悉的工作有困難
【一般情況】隨著年紀增長,在處理複雜的事務上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但大致仍可完成。
【失智警訊】原本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事,卻變得無法應付自如。失智症患者會對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有困難。例如:從年輕就開車的司機伯伯變得經常開錯路;銀行行員常會數錯鈔票、算錯錢;廚師炒菜時配菜有困難,調味料放不對;或是對記住最喜歡的遊戲(如打牌、麻將等)的規則也會出現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4. 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
【一般情況】有時年長者會突然想不起來今天幾號或弄錯今天星期幾,但通常差距不大,前後可能差個一、兩天,並且大多可經由一些事件的記憶推算出正確日期。有時可能會找不到方向或在不熟悉的地方迷路,不過仍舊可藉由一些路標和建築物來推測方向。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會忘記現在是幾年幾月、白天或晚上,同時常對事件、時間和地點的關聯性產生混淆。如果一件事情不是當下發生,他們可能忘記或弄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甚至有時在自家周圍熟悉的地方,可能會突然覺得陌生,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5. 對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
【一般情況】年長者常有視力衰退的問題,雖然看不清楚,但通常不至於弄錯物品的相對位置或方向。
【失智警訊】視覺空間上的問題,也是失智症的一項警告徵兆。他們可能在閱讀時會跳行,對物品遠近距離的判斷、決定顏色或對比上出現困難。在理解力方面,他們可能在經過一面鏡子前,會覺得屋裡有另一個人,這時他們似乎無法了解自己就是鏡子裡的那個人。
6. 在說話或寫作的用字上,出現新的困難
【一般情況】有時我們會一時想不起物品的名字、找不到正確的用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或忘了某個字如何寫。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可能在了解對話內容,或是加入別人的談話上出現困難,無法了解複雜的字句,說話也變得簡短。他們可能在話講到一半時停頓下來,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或重複自己所說的話。也可能會在字彙的運用上出現困難,很難找到正確的詞彙,有時叫錯東西的名稱、弄錯家人的稱謂,例如:把杯子說成碗,把兒子叫成哥哥。

(圖片來源:pixabay)
7. 物件放錯地方,且失去回頭尋找和重做的能力
【一般情況】我們偶爾會不小心把東西放錯地方而找不到,但是會依最後使用過的位置來回頭找尋。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可能掉了東西卻無法回頭去找它,甚至懷疑是別人偷走了,反而因為怕被偷,就刻意把物品藏起來,最後卻把東西放在不尋常的地方,例如:將戒指放在衣櫥裡,把錢藏在被子裡,就更記不得放在何處了。
8.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一般情況】年長者有時會因不熟悉社會觀念價值的改變,而做出不宜的決定。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判斷力或做決斷的能力減退。例如:他們可能失去對金錢價值的判斷力,而支付大筆錢給打電話來的推銷商,甚至借錢給陌生人。或是開車常與人擦撞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的紅綠燈;買食物未看保存期限,所以常買到過期食品等。

(圖片來源:pixabay)
9. 退出工作與社交活動
【一般情況】有時會因長期背負社會、工作和家庭的責任和壓力,而想要休息,減少工作。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可能不再保有嗜好,退出原本喜愛的社交活動或運動,變得不愛出門,不想與人交談。原來每星期固定要參加的活動,也變得興趣缺缺。
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一般情況】一般人有其習慣的處事方式和個性,年紀漸長後更不容易改變此模式,若被要求改變時難免有情緒反應,但反應不至於太強烈,仍在可溝通理解的範圍內。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的情緒和個性常會改變。只要離開了他們自己認定的「舒適圈」,遇到無法處理的事務或弄錯事情,便會感到困惑、焦慮、憂鬱與害怕,而變得心煩意亂,甚至勃然大怒。
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了起來,一下子又生氣罵人,變得易怒而暴躁。有時則變得特別敏感,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原因,一點小事即可能引發極大的情緒反應。
身體需要定時健檢,大腦知能的變化也同樣需要。當無法分辨周遭的人出現的症狀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症?建議到醫院,請醫師做檢查與評估。

(圖片來源:photo AC)
失智症的診斷和嚴重度的判定,很大一部分必須靠家屬提供的資訊來幫忙,但家屬對失智症的早期症狀並不熟悉,常常當作是老年人都會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而忽略了,因此錯失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記憶力減退外,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了一些其他也可能是失智症早期症狀的「失智症十大警訊」,來幫助大家提早發現失智症。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1. 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改變
剛獲得的資訊馬上就忘記,是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的徵兆之一。
【一般情況】隨著年齡增長,有時會忘記朋友的名字或約會,但是經過提醒或稍作回想便會再記起來,重要的約會也會想辦法用筆記錄下來以免忘記。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且較嚴重,會不自覺地重複詢問同樣的事情,忘記重要的日期或活動;雖然在早期會依賴輔助記憶的用品(例如紙條或電子用品),但漸漸地,輔助記憶的用品也沒有用,根本不記得自己將事情記在何處,甚至只能依賴家人幫忙提醒。

(圖片來源:pixabay)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一般情況】年紀大了,在同時處理多項事務上可能出現困難,計畫事情或做判斷時需要更專心,且花較久的時間。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會無法計畫,且做下錯誤或是和以前不同的決斷,常可能會為此感到焦躁,甚至惱羞成怒。例如:每年都負責家中旅遊計畫的媽媽,覺得安排行程好困難,出現無法計畫、決定什麼是適當旅程的情形;或是原來主導家中財務的先生,開始無法維持家庭帳務的收支平衡,對於突然出現的開銷變得不知該如何處理、解決問題。
3. 在家中、工作場合或休閒活動中,對於完成熟悉的工作有困難
【一般情況】隨著年紀增長,在處理複雜的事務上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但大致仍可完成。
【失智警訊】原本應該是駕輕就熟的事,卻變得無法應付自如。失智症患者會對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或生活有困難。例如:從年輕就開車的司機伯伯變得經常開錯路;銀行行員常會數錯鈔票、算錯錢;廚師炒菜時配菜有困難,調味料放不對;或是對記住最喜歡的遊戲(如打牌、麻將等)的規則也會出現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4. 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
【一般情況】有時年長者會突然想不起來今天幾號或弄錯今天星期幾,但通常差距不大,前後可能差個一、兩天,並且大多可經由一些事件的記憶推算出正確日期。有時可能會找不到方向或在不熟悉的地方迷路,不過仍舊可藉由一些路標和建築物來推測方向。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會忘記現在是幾年幾月、白天或晚上,同時常對事件、時間和地點的關聯性產生混淆。如果一件事情不是當下發生,他們可能忘記或弄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甚至有時在自家周圍熟悉的地方,可能會突然覺得陌生,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5. 對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
【一般情況】年長者常有視力衰退的問題,雖然看不清楚,但通常不至於弄錯物品的相對位置或方向。
【失智警訊】視覺空間上的問題,也是失智症的一項警告徵兆。他們可能在閱讀時會跳行,對物品遠近距離的判斷、決定顏色或對比上出現困難。在理解力方面,他們可能在經過一面鏡子前,會覺得屋裡有另一個人,這時他們似乎無法了解自己就是鏡子裡的那個人。
6. 在說話或寫作的用字上,出現新的困難
【一般情況】有時我們會一時想不起物品的名字、找不到正確的用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或忘了某個字如何寫。
【失智警訊】但失智症患者可能在了解對話內容,或是加入別人的談話上出現困難,無法了解複雜的字句,說話也變得簡短。他們可能在話講到一半時停頓下來,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或重複自己所說的話。也可能會在字彙的運用上出現困難,很難找到正確的詞彙,有時叫錯東西的名稱、弄錯家人的稱謂,例如:把杯子說成碗,把兒子叫成哥哥。

(圖片來源:pixabay)
7. 物件放錯地方,且失去回頭尋找和重做的能力
【一般情況】我們偶爾會不小心把東西放錯地方而找不到,但是會依最後使用過的位置來回頭找尋。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可能掉了東西卻無法回頭去找它,甚至懷疑是別人偷走了,反而因為怕被偷,就刻意把物品藏起來,最後卻把東西放在不尋常的地方,例如:將戒指放在衣櫥裡,把錢藏在被子裡,就更記不得放在何處了。
8.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一般情況】年長者有時會因不熟悉社會觀念價值的改變,而做出不宜的決定。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判斷力或做決斷的能力減退。例如:他們可能失去對金錢價值的判斷力,而支付大筆錢給打電話來的推銷商,甚至借錢給陌生人。或是開車常與人擦撞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的紅綠燈;買食物未看保存期限,所以常買到過期食品等。

(圖片來源:pixabay)
9. 退出工作與社交活動
【一般情況】有時會因長期背負社會、工作和家庭的責任和壓力,而想要休息,減少工作。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可能不再保有嗜好,退出原本喜愛的社交活動或運動,變得不愛出門,不想與人交談。原來每星期固定要參加的活動,也變得興趣缺缺。
10.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一般情況】一般人有其習慣的處事方式和個性,年紀漸長後更不容易改變此模式,若被要求改變時難免有情緒反應,但反應不至於太強烈,仍在可溝通理解的範圍內。
【失智警訊】失智症患者的情緒和個性常會改變。只要離開了他們自己認定的「舒適圈」,遇到無法處理的事務或弄錯事情,便會感到困惑、焦慮、憂鬱與害怕,而變得心煩意亂,甚至勃然大怒。
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了起來,一下子又生氣罵人,變得易怒而暴躁。有時則變得特別敏感,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原因,一點小事即可能引發極大的情緒反應。
★ 更多失智症相關文章>>>

《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作者/王培寧、劉秀枝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