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沒養過爸爸一天,憑什麼分遺產?談「遺產分割」

    4968 人瀏覽
    大哥按著順序,處理好父親的身後事、遺產稅申報與繳納之後,當面臨遺產繼承問題時,才驚覺父親名下的繼承人,還有那個四十多年沒見面的弟弟!而今天的遺產繼承,因為父親沒有遺囑(或遺囑信託),因此不能跳過弟弟直接自己處理並繼承全部遺產⋯⋯


    文/吳挺絹律師 理財規劃顧問(AFP)


    近年來筆者處理不少關於遺產繼承、免除扶養義務⋯⋯的案件,裡面都涉及到一個共同的事實,就是子女在父母親離婚後,就沒有再和沒有監護權(親權)的那一方見面了。

    而在若干年後,當這些親屬們,因為要處理一些法律問題,而必須再相見時,其中涉及的狀況,並不單只是「法律」就能處理好的。





    多年不見的原因當然很多元,不可一概而論。

    有些案例中,是該父母親,在離婚前就不怎麼照顧家庭,也沒在管小孩的生活費、教育費要從哪裡來?在離婚後,自然更不會把小孩放在心上。

    也有些家庭,是因為上一代的因素,父母之間未必能好聚好散!或是父母彼此,不想再和對方有任何接觸,連帶著,小孩也就沒有再跟自己的父母有任何聯繫了。


     
    (圖/Freepik)

    而在多年後,當子女再接到父(或母)親的消息時,一種情況是因為收到社會局的通知:「A小姐,你爸爸現在被安置在B安養機構,要請你出機構的錢~」

    此時,這位子女(至少找到筆者這裡尋求協助的)通常是不願意出錢照顧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來討論如何
    免除或減輕扶養義務(筆者甚至也有處理過,子女是在父母身故後,收到社會局行政處分通知,要求繳清父母親生前住長照機構的費用,若不履行,會被社會局移送行政執行的案例)。

    另一種情況,則是今天想分享的,孩子接到久未聯絡的手足通知:「B先生,貴我雙方的共同法定繼承人(父親),業於民國某年某月某日辭世,請台端和本人聯繫,洽談後續遺產繼承事宜。」

    試想,如果是你,接到上面內容的存證信函,你是怎麼想的?又會怎麼做呢?

    「感覺天上掉下來了一份禮物!這麼多年來,父親沒照顧我,至少還有留遺產給我,算他有良心!」

    或是,

    「這些年來,我們彼此都沒有對方的訊息,但我還有母親相依為命,互相照顧。父親離開了,我也不想和他有任何關係,他的財產就留給照顧他的那個手足(法律上,我的兄弟)好了!我分媽媽的,他分爸爸的,也算公平!」

    哪個比較接近你心裡的答案呢?


     
    (圖/Freepik)


    筆者就曾承接過一個案件,主人翁在父母於他三歲左右時離婚。

    或許是當年,也沒有會面交往權(探視權)的觀念;也有可能,兩位大人當初就是不想再見對方了,因此父母親約定好,兩個兄弟,一個三歲,一個一歲,一人帶走一個,就這麼分道揚鑣,各過各的了!

    四十多年後,帶著大哥的父親先過世了。

    大哥按著順序,處理好父親的身後事、
    遺產稅申報與繳納之後,當面臨遺產繼承問題時,才驚覺「父親名下的繼承人,還有那個四十多年沒見面的弟弟!而今天的遺產繼承,因為父親沒有遺囑(或遺囑信託),因此不能跳過弟弟直接自己處理並繼承全部遺產⋯⋯」

    而這麼多年沒接觸,大哥也不想要自己直接到戶政調出來的戶籍謄本資料上,弟弟的戶籍地址去找他談(畢竟要從何談起?對方是個什麼個性的人?兩個幾乎從未相處過的人,真不知道要如何互動?)

    因此,這位大哥就來找我討論以下問題了:

    「他沒養過爸爸一天,憑什麼分遺產?」

    「畢竟這些年來,都是我在陪伴爸爸,照顧他的身體,陪他看醫生,送他最後一程,處理大小事⋯⋯那個人,什麼都沒做啊!」


     
    (圖/Freepik)


    「王先生,我想法律上,畢竟兩位都是父親的兒子,因此都是法定繼承人,都有繼承權。就像未來,如果母親身故了,你也有繼承權一樣。」我想這些法律規定與道理,王先生也知道,他只是不平,憑什麼對方可以分配一半?

    「而你真正在意的是:如何才能多分一點?對嗎?畢竟這麼多年來,在父親這邊,你的付出確實也是比弟弟多。」我直接道出他心中的想法。

    「對!我也沒有不分給他,我只是覺得平分不公平。」王先生爽快地回答我。

    「比較可惜的是,父親沒有趁還在世的時候,透過贈與、遺囑、保險、信託⋯⋯等任何法律上的工具,安排分給你多一點。因此,我們今天就還是要先從兩位平分遺產的基準點,來討論這件事。」我和王先生分析目前的情況。

    「我和爸爸都沒想到,他會走得那麼早啊~所以就沒有先安排了!而且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爸爸開口,結果就這樣了。」王先生的口氣透著無奈,但也是許多子女們的心聲。

    我瞭解,因此,我們必須要找幾個,你可以從遺產多分配一些的理由,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向:



    ▍一、死因贈與

    父親是否曾在生前和你約定過,什麼財產在他過世之後要留給你?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有說過,是否有留下相關的證據?證人也可以。



    ▍二、代墊的扶養費

    父親在世時,你是否曾為父親出一些醫療費用、機構、看護、生活費⋯⋯等等開銷?以及處理身後事,給付喪葬費、塔位的費用?

    你是否還有保留相關收據?

    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這些款項,你是可以要求弟弟共同分擔的!



    ▍三、照顧費

    民法有明文規定,如果爸爸曾受過監護宣告,而你是監護人,監護人是可以請求報酬的。因此這也可以提高一些,你可以要求分配的金額。

    再者,即便你沒有請看護照顧父親,而是自己照顧,但是法院也曾有認同「親屬間基於親情的照顧付出,這樣的勞心勞力,也可以用金錢評價,比照一般看護人員的費用」因此可以向弟弟要求償還的案例。

    「以上是現況下,幾個我們可以討論的方向。」我和王先生說明著,而他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但具體而言,我們可以爭取到哪些款項?還是要討論細節,還有你手上到底有哪些資料?是可以當作證據使用的。」我跟王先生補充著,畢竟畫虛無飄渺的大餅,不是我的風格。

    「吳律師,我瞭解了,那我這邊有之前的一些收據、爸爸的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您看我還需要給您什麼?」

    「好的,王先生,那請你先給我看一下遺產稅繳清證明書......」


     
     (圖/Freepik)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能體會大哥的感受?

    筆者能理解法律上與心態上,這兄弟倆各自的立場,但想基於一位多年訴訟律師的角色,出於我的觀察,善意提醒一下離婚父母們兩件事,而這兩件事有做到,我想對於大家的生活層面,會獲得更高的滿足:



    ✔ 探視權(會面交往權)

    請適度的讓孩子與沒有監護權(親權)的那位父母,也要有定期共處互動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子女不只一個,父母各帶幾個的情況,請讓孩子們有認識互動的機會。

    這是為孩子們好,也是為父母自己好。

    離婚後,讓孩子還能擁有父母及手足的愛與支持,父母也不因離婚,就失去孩子。

    未來在生活的各方面,大家才有機會在可能的範圍內,互相支援。

    尤其是進入長照狀態的家庭,
    如果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他沒有專業支援及親屬可以共同分擔照顧責任時,會衍生諸多財產甚至精神心理層面的問題,希望大家深思。


    ✔ 財產傳承,請儘早規劃

    棺材裡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請採取具體行動,事先規劃安排好這件事。近期,又有一位僅50多歲的女藝人辭世,而50多歲,在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真的算年輕。

    案例中的父親,如果他是想把所有財產(或多數財產)留給陪伴照顧他的長子,而他在生前有用過贈與(建議搭配附負擔贈與契約)、遺囑、保險、信託⋯⋯甚至海外的規劃工具,安排兩個兒子可以分配的財產比例,或許今日,長子就不會感受到那麼的無助與忿忿不平了。

    補充說明,父母們擔心的,財產給出去時,父母要擁有的掌控權保障,筆者手上也有透過律師、地政士(代書)、會計師、銀行、保險、信託、境外工具,可提供
    資產傳承規劃服務,可以協助做到這一點,就看每個家庭的需求,再提供不一樣的方案了。


    原文經吳挺絹律師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就當作我沒有這個女兒,我遺產都不想留給她-法院許可的喪失繼承權事由
     
    2.
    法院判決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前的費用,我可以不付嗎?


    關於作者|吳挺絹律師

    點此了解吳挺絹>>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 律師 吳挺絹 律師
      • 現任明恩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新北市政府青年律師服務團律師、中央氣象局國賠事件處理小組委員、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北、板橋分會扶助律師等,亦為財經法學碩士(專長信託)並具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

        因協助90歲高齡老母親處理被親生兒子提告的財產訴訟案,開始思考:「財產分配問題對於親屬關係的深遠影響」。進而致力於透過法律工作,協助家庭關係和諧圓滿,並常透過法律講座,分享正確的財務規劃觀念,曾受邀至林口長庚養生文化村、臺北仁濟院、台名保險經紀人公司、行天宮圖書館、中化銀髮等單位分享。


        明恩法律事務所網站:https://www.brightgracelaw.com/

         
      • 【長照法律故事】一定要拿錢奉養父母才是孝

        【長照法律故事】「怎麼把房子拿回來?」當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