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骨刺

共有 14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膝蓋痛不一定要手術!徒手治退化性關節炎,坐著練這招天天保養膝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會產生疼痛、腫脹、發熱、僵硬等關節炎症狀,嚴重的更會造成骨刺、關節變形,影響關節活動。以嚴重程度來說,膝關節退化分為4級,如果能及早發現與預防,就能延長關節的使用年限。
早安健康
2024/12/16
樂活養生
走路走不遠就想休息? 長輩都該當心脊椎退化
醫師表示,60歲以上高達8成以上有脊椎問題,建議從年輕養成運動習慣,增加背部及腹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幫助減輕脊椎負擔,也要盡量避免搬重物、彎腰、久站及久坐的行為。
健康醫療網
2023/02/26
病症知識
下背痛易復發? 醫提醒:這件事恐增加手術難度
張定國部主任說明,脊椎手術後若沒有好好保養或脊椎持續不穩定,或是因神經沾黏、發生感染、脊椎腫瘤等,都有可能會再復發。
健康醫療網
2022/09/15
病症知識
七旬婦藉關節微創手術 自體軟骨修復免人工關節免拐杖
鍾承翰院長分享,自己的從醫理念就是希望能提供給病人「三有」的治療,即有尊嚴、有人性、有溫度。
健康醫療網
2022/06/18
病症知識
9旬嬤腳痛以為骨刺復發 竟是沾黏引起神經痛
醫師說明,椎間盤突出是相當常見的脊椎退化性疾病,延誤治療黃金期會引起坐骨神經痛,疼痛感從腰部蔓延到臀部、下肢,有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治。
健康醫療網
2022/06/11
樂活養生
讓每塊肌肉都得到休息!謹記這觀念遠離疲勞痠痛受傷
研究發現,肌肉在完全疲勞的時候,需要三天才能恢復原來的彈性跟力量。如果我們一直沒有好好讓肌肉休息,例如長時間久坐久站,而且所有姿勢都換過都還是痠痛時,就應該躺下來睡一覺。
早安健康
2021/01/16
病症知識
長骨刺原來是這個原因!認識6個日常保健方法
坊間有許多宣稱能治療骨刺,使骨刺消失的藥物,提醒大家,骨刺並不會因為吃藥而消失,這些都是誇張的說法。切記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由醫生開藥才是正確的作法!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8/10/20
病症知識
長骨刺一定要開刀嗎?解決惱人疼痛,評估後手術有解
現代人最常使用電腦、手機,包括打字、使用滑鼠或是觸控板操作等等,這種看似小小不是太勞動的動作,但是人們一操作就一整天,局部的組織長期使用易疲勞,手部也可能發生損傷或骨刺。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1/08
病症知識
你有「骨刺」嗎?痠痛起來要人命的骨刺,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大部分的骨刺沒有引起症狀,很多人因為嚴重痠痛來看醫師,檢查發現有骨刺後,就以為是骨刺才造成這麼大的問題,但其實,大多數是因為局部過度使用。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1/08
病症知識
足底筋膜炎:透視危險因子,不玩踩地雷
當年紀越大,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或是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就可能增加足部負擔,久了便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並非只有長輩才有足底筋膜炎困擾,其實足底筋膜炎也會出現在足部使用過度的年輕人身上喔!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12/11
病症知識
「腳麻、手麻沒知覺,醫生我還有辦法救嗎?」了解病因,把神經救回來!
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很多,有些只有腳趾頭麻,有些則是又麻又刺痛,有些則會比較嚴重到,可能會半邊的腳都是無力的狀態。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而且又拖了一段時間才想要治療,要完全好的機會不大。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29
病症知識
銀髮族容易長骨刺?教你認識骨刺
一般而言,長骨刺並不一定會出現症狀,若無不適症狀可無需治療;但若骨刺壓迫到神經,或碰觸到其他骨骼時,可能會出現疼痛或麻痺的感受,這時就建議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以藥物或復健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健談
2017/07/01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