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骨質疏鬆症

共有 35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相當高,女性約佔38.3%,男性約佔23.9%。林聖傑醫師說,在骨科患者中,可能有三分之一是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髖關節骨折、脊椎壓迫性骨折、手腕的橈骨骨折等。
照護線上
2024/12/18
樂活養生
吃進植物的超能力!攔住飆高血糖、清除腸道髒污…營養學博士教你4格餐盤法正確吃對菜
以蘋果來說,這個號稱讓醫生失業的水果,含有槲皮素、楊梅素、阿魏酸與果膠,防癌、維護攝護腺健康、穩定血糖與防骨鬆,而且連皮吃效果多一倍。
早安健康
2022/02/02
病症知識
血脂超標,傷心又傷腎!預防翹翹板效應,腎臟專科醫師圖解說明
血脂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必須抽血檢驗才能發現,但是日積月累下來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而對心臟、腎臟、腦部造成傷害。
照護線上
2022/01/26
樂活養生
「肉少油多」讓人陷入心血管、骨鬆危機!維持肌肉量,三招聰明吃蛋白質
值得注意的是,體重沒有大變化,肌肉還是有可能減少的,多出來的重量是脂肪。
早安健康
2022/01/17
病症知識
人體維生素D3不足,易患心血管疾病 陳詠函藥師呼籲預防觀念
D3可說是種「健康荷爾蒙」、是身體的健康存摺,對於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預防併發症、降低罹癌機率有所幫助,還有近年來健康議題十分關注的「抗發炎」作用。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1/12/07
樂活養生
日行萬步還是骨鬆?耗時15年日本研究揭曉走路保健的「黃金比例」
只要能力行每日8千步+20分鐘的中強度健走,就能預防多種重大疾病如三高、癌症與骨鬆等等,改善健康狀態。
早安健康
2021/11/21
心靈加油站
【失智聲音特輯8】銀向未來!能動又能學的樂齡大學陪你健康到老!
吳鴻文對於長輩運動及健康照護有獨到見解,「以運動來講,只要能動都會有好處。但我們不希望長輩只是跟著活動,而是可以學到正確的觀念,因為這是能夠帶回家,在自己生活中能夠注意的,這才會是長久的。」
Classical FM97.7古典音樂台
2021/11/11
病症知識
駝背、變矮、下背痛,當心骨質疏鬆警訊,以免骨折害性命!骨科醫師圖文解析
骨質疏鬆症是全身性骨骼疾病,會在無聲無息中逐漸惡化,倘若沒有接受檢查,患者大多沒有自覺,楊士階醫師說,很多患者都是在骨折突然發生時才發現嚴重骨質疏鬆。
照護線上
2021/10/07
病症知識
髖部骨折每五人有一人一年內死亡 治療骨鬆降死亡風險
現今手術技術與醫療器材進步許多,病患的恢復速度也較過往快,所以手術後的復健與後續的骨質疏鬆治療更顯重要。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目前也有口服與長效針劑等多種選擇,可以依照個病患別狀況來決定。
健康醫療網
2021/10/03
樂活養生
銀髮族殺手悄悄來臨 減緩骨質流失這樣做
李漢忠副院長指出,骨質疏鬆症的患者會隨著年紀增長,使骨質密度下降,而荷爾蒙分泌變化、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抗發炎藥物、飲食偏食、營養不均衡、運動不足等都可能會影響到骨質密度的維持。
健康醫療網
2021/09/16
社會資源
減肥也要看年齡!高聯醫成立肌少症骨鬆門診延緩老衰弱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每周二、五下午,開設「肌少症及骨質疏鬆特別門診」,民眾可多加利用。圖/高市聯醫提供
元氣網
2021/05/27
樂活養生
肌少症可以逆轉! 增肌顧骨這樣做 避免三高二低
隨年紀漸長,肌肉、骨質會漸漸流失,肌少症風險逐漸升高,黃駿豐醫師表示,3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下降8%,肌肉量下降後,容易發生無力、虛弱、疲倦、跌倒、體重減輕等症狀。
健康醫療網
2021/05/22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