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非藥物治療

共有 11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台北市首創「三貓處方箋」 鼓勵照顧者、失智者走入山林重拾健康
「社會處方箋」非藥物性治療,在國外常被利用於治療輕度失智、憂鬱,北市文山健康服務中心與北市聯醫失智症中心攜手打造全國首創「山林社會處方箋」,串聯貓纜、貓空、動物園(貓熊)三大在地資源,結合專業設計,鼓勵照顧者、失智者走出戶外放鬆身心。(圖/台北市政府,下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3/25
病症知識
22歲就高血壓 父母憂年紀輕輕就吃藥 靠導管電燒達標
一名年僅22歲青年,確診原發性高血壓,雖然先執行生活型態與飲食控制,但24小時血壓監測顯示仍血壓降不下來,長期恐對器官造成傷害。
健康醫療網
2021/05/19
心靈加油站
對孩子最有影響力的繪本-大人的「生命故事書」給孩子的六樣禮物
2010年,我的母親彭秋華女士完成了傳承藝術第一本生命故事書,從她的出生、家鄉、童年、求學歷程、愛情、工作到夢想,以及對死亡的想像,圖文並茂、娓娓道來。這本生命故事書不僅成為我們家的傳家寶,更使我母親在創作的過程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2018/05/17
心靈加油站
「媽媽的夢想是當作家和慈善家」我與媽媽的生命故事書
「傳承藝術」是淡水衛生所和潤福合辦的活動,運用團體帶領的技巧,引導長者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主題進行個別化的討論,並透過藝術創作,來重現記憶中的樣貌或想法,最後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5/09
病症知識
照顧失智長輩經常裡外不是人?你需要把握「三心二意」原則
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煒斌指出,失智症照顧需要「三心二意」指的是「關心、細心、耐心,謝意還有愛意」。透過悉心的照顧雖然無法治癒病情,但是照顧品質提升能夠讓患者更加安心自在,照顧者與其他家人間,也能透過了解病情及互相體諒紓解照顧壓力。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21
新聞政策
中高齡頭路難吃、新北老花眼鏡免費配、臺中包裹式長照服務、民雄「暖暖食堂」10/06【新聞彙整】
現行台灣長照支付制度已開放,但還不符需求,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昨天在台中舉辦「不長照的幸福台灣:安老資源聰明配論壇」。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說,台中試辦跨專業的「包裹式支付」,評估個案需求再提供需要的服務,有效且避免不必要浪費,頗有成果,希望明年全台能全面推動長照「包裹式跨專業服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05
病症知識
研究:唱歌可改善巴金森氏症吞嚥及呼吸功能
發聲、唱歌訓練課程主要是在教導巴金森氏症病友如何正確呼吸、哪些姿勢是正確,以及如何控制聲帶相關肌肉,這些都需要肌肉互相協調,且肌肉力量要足夠,才能達到目標。
健康醫療網
2017/09/13
樂活養生
不須狗醫生、貓老師的寵物療法-失智長輩笑顏逐開的「龜蜜」
談到失智症的治療,除了給予藥物外,要延緩失智長者的退化,我們必須要嘗試多種非藥物療法,其中最吸睛的,就是寵物療法了!有十多年失智長者照護經驗的茶米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省錢省力又有效的寵物療法,那就是幫失智長者買隻小烏龜,成為長輩名副其實的「龜蜜」。
虎虎森風
2016/05/30
病症知識
喚起長輩的「職人魂」,用尊嚴撕下「失智」的標籤
「失智不等於失去智慧」,漸漸喪失短期記憶的長者們,過去的長期記憶卻還封存在他們的腦海裡,於是在失智症長者的非藥物療法中,「懷舊療法」一直是許多研究專家和照護者推行的療法之一;試著讓長者從過去熟悉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進而降低遊走、妄想、行為障礙等等,甚至還有可能,延緩腦部功能的退化。
虎虎森風
2016/05/30
病症知識
你就是多啦A夢 現學現用的DIY失智遊戲包
長者過去的日常興趣,例如:書法、麻將、玩牌等等,也可以一起放進失智包內,照顧者可以機動性調整要放哪些小道具,紙張類的可以統一收納進資料夾內,讓失智包發揮收納方便的特性,A法寶不行時,就換換B法寶;照顧者不再因要用哪些「非藥物療法」而傷透腦筋。
虎虎森風
2016/05/30
樂活養生
長者也有靈魂-林口托老中心用「家族排列」,幫失智長者卸下悲傷與防衛
林口托老中心除了有活化長者大腦的認知課程、伸展身體的運動課程,還設計了芳香療法、音樂療法、園藝療法等非藥物療法,豐富了年老長者的生活,也同時滋養了他們需要被關愛的心靈。 除了大家熟知、可以訓練長者認知能力的課程內容外,還特別強調「身心靈」的調和,因為他們認為,長者的心靈健康和身體的健康一樣重要,身心靈的平衡,有助於情緒穩定、生活品質提升。
小虎文
2016/05/2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