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不照顧手足會良心不安?注意,還有社會譴責的照顧壓力
兄弟姊妹從水乳交融到水火不容,其實仍會產生內疚感,甚至罪惡感。我想未來大家仍會持續遇到這個大哉問:「我到底要不要幫他?」也許你可以自問:「我是不是很在乎社會道德的眼光?我到底想不想幫他?以及,我的能力可以幫到哪裡?」
王竹語
2018/04/11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手足情深,為何拖累人生?這三種狀況,手足容易從「靠山」變成「風險」(上)
手足爭產風險,自古有之,為何近年來,從日本到臺灣,都開始意識到所謂的「手足風險」?都認為應該要正式面對風險,並且積極建立所謂的「新手足關係」?我認為現在的中年手足們,應該要用兩種身分去思考所謂的「手足風險」,第一種身分是為人父母,第二種身分是為人手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2/26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手足情深,為何拖累人生?這三種狀況,手足最容易從「靠山」變成「風險」(下)
家人之間平常並沒有培養良善溝通的機制或習慣,一旦遭逢變故,倉促之下或是意氣的決策,往往是最糟的決策。譬如直接送去老人院,或是要求經濟弱勢的單身手足辭職照顧,不管是對於「被照顧者」、或是「照顧者」,都可能帶來傷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2/26

病症知識
夾縫中求生存 三不管的「過動」失智老人
「有暴力傾向的失智老人,無論請居家服務員、外籍看護工,都沒有辦法繼續待下去,雖然失智老人心智退化得就像個『孩子』一樣,但他們的生理體能一樣健康,有時比一般人還要好,在照顧上要花上好幾倍的力氣。」
虎虎森風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