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好奇人瑞怎麼吃助長壽?專家揭殘酷事實 想呷百二恐得看「祖先」
研究顯示,維持健康飲食、定期運動等8種生活習慣可延年益壽,但若想活到100歲,還得幸運遺傳到特定的長壽基因。圖為紐約市一家超市的蔬食區。美聯社
元氣網
2025/01/10

長期照護
失智長輩出門前重複確認與檢查!掌握外出動線引導原則
照顧失智長輩的優先是瞭解大原則,並保持個別化的彈性,受到「尊重」後的長輩,對於外來意見接受度會相對提高一些。
賴芝瑩 Riva
2024/06/10

病症知識
世代的健康議題:空氣污染、水污染、食物添加物......都是引起「發炎」的火種-《免疫的威力》
消炎中藥是中國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寶藏,其中可能含有珍貴的抗炎成分尚待研究發現,但一般人當作養身消炎品食用,要擔心的可能是會有汙染物,食用後反倒引起發炎反應。
遠流出版社
2019/03/15

病症知識
沒痛風也會尿酸過高?尿酸正常也會痛風?痛風患者有三成尿酸正常
年輕人痛風最常見的發作位置是大腳趾、腳踝的關節,偶爾還有膝關節,而中老年人還常看到在手腕、手肘、膝關節等部位,痛風最好發的時間是深夜或清晨,關節會呈現紅、腫、熱、痛。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1/17

病症知識
藥物療法必須和改善生活習慣雙管齊下-《血壓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
改善生活習慣與藥物治療,猶如是高血壓治療的兩顆輪子,不管缺哪一邊都不行。高血壓患者必須建立這樣的正確認知,並將其付出於實際行動,才不會自誤。
新自然主義
2018/09/29

樂活養生
45~59歲是「生命高危期」!中年不可不注意的危機
根據哈佛陳曾熙公衛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研究員已發現有五個習慣可能讓人的預期壽命延長十年,但交換條件是必須戒除嗜吃垃圾食物或久坐不動等惡習。
元氣網
2018/09/07

樂活養生
長期高血脂易脂肪肝!調理食補有撇步
適當補充雙效兼具的機能性保健元素,如薑黃素、蜆蛋白,幫助調節血脂,幫助改善已受損的肝臟功能。鑒於飲食習慣較難每日攝取足量成分,建議民眾可食用保健品加強補充,保護肝臟細胞維持正常功能並促進血脂新陳代謝。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病症知識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據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國家年齡層低,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提到,若時常使用塑膠製品、美耐皿裝盛熱食,恐怕會食用到環境賀爾蒙,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幸福熟齡
2018/06/26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樂活養生
脖子太僵硬恐突發性失聰!按摩側頸緩解耳鳴救回聽力
脖頸僵硬可說是現代人十分普遍的煩惱,平時上班盯電腦、休息時間滑手機,低頭看報或吃飯,都會造成脖頸僵硬,而日本健康專欄作家崎田美娜更指出,不只是生活習慣,肉體和精神上的壓力也會造成僵硬!
早安健康
2018/01/09

樂活養生
醫生治不好你的病,治病一定要靠自己-《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正因為是自己的身體,所以,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身體的狀態,讀出身體的訊息。疲憊嗎?疼痛嗎?覺得冷嗎?這些症狀都是非常主觀的感覺,而且個人的差異性極大,即使透過精密的檢查,也不一定會在數據或影像上呈現出來,更何況還沒有歸納出一套人人適用的共同標準。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喚醒身體自癒力,老後年齡自己決定-《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說:老後貧窮,有時是健康堪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最新「健康老化」的定義,指的就是「人體的內在健康力+環境」身體老化造成的病痛無法避免,對於老年人而言,體內有多少病痛不是最要緊的,而是你的身體是否能跟它和平共處?而當你的「自癒力」越強,身體對於老化的進程、環境的不同的適應力就越大。
卡羅
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