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自古即有「巴金森氏症」 中醫怎麼醫?氣要動 泡澡、針灸、飲食助行氣
巴金森氏症在古代就已經被發現,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巴金森氏症在中醫屬於「顫證」範疇,稱為振掉、震顫、顫振、身振搖或肝風。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2/24

樂活養生
中醫怎麼治療失智症?對症下藥,帶走腦部的沈積廢物
若有因情緒或壓力導致鬱悶,併發有心悸或容易發生驚恐者,陳潮宗建議選擇疏肝解鬱藥物;例如柴胡疏肝湯。
若病患有因思慮過度而影響脾胃功能,有胃口差、失眠、心悸、疲倦等症狀,則要選擇補益心脾的藥物;例如歸脾湯等。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1/20

樂活養生
預防失智症,中醫師教你活化腦部!鳴天鼓、叩齒、按穴道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建議民眾,要經常梳頭、健步、叩齒、鳴天鼓、手指功、太極拳等。
這些動作都有助刺激大腦十二對腦神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訓練手腳平衡,有助大腦神經細胞活化,對改善失智症有幫助。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