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護】氣切管留置的居家照護
【居家照護】氣切管留置的居家照護
氣切造口及氣切管的放置是為了幫助病人,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維持呼吸功能。如果您的家人身上放置了氣切管,必定會造成您在照顧上相當大的壓力,不知從何著手。提供以下的資料,幫助您如何照顧好家人。
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
2017/04/26
瀏覽數 84,712

氣切造口及氣切管的放置是為了幫助病人,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維持呼吸功能。如果您的家人身上放置了氣切管,必定會造成您在照顧上相當大的壓力,不知從何著手。提供以下的資料,幫助您如何照顧好家人。
▍ 一、如何照顧他的呼吸道
(一)增加肺功能
2. 如果他是不清醒的,小時幫他翻身並叩擊背部(叩擊方式:掌呈杯狀,由下背部往上叩擊)。
3. 儘可能鼓勵或協助他坐起,或下床活動,每天至少 1-2 次,時間可依他的耐力,逐漸從五分鐘增加到十分鐘,再漸增加時間。
(圖片來源:irasutoya)
(二)清除痰液
2. 如果痰量增加或太黏不易咳出,需依醫囑服用化痰劑及蒸氣吸入。
3. 您必須學會如何從氣切管內抽痰的方法,並每日清潔氣切口及氣切內管。
▍ 二、如何從他的氣切管抽痰
不論他意識是否清醒,在抽痰前請先助其側躺,拍痰後,清醒者鼓勵做有效咳嗽(深呼吸後,腹部用力做咳嗽動作)再抽出痰液。
(一)抽痰的用物
抽痰機一台,抽痰管數條,抽痰用手套,紙口罩一盒,有蓋杯子兩個,杯子內分裝無菌生理食鹽水及清水。
(圖片來源:irasutoya)
(二)抽痰的步驟
2. 打開抽痰管連接端之包裝,抽痰管先不要抽出。
3. 一手戴上手套,將抽痰管接到抽痰機的橡皮管,再將抽痰管抽出,注意管子不可碰觸其他物品。
4. 以另一手打開抽痰機(未戴手套),調好壓力(大人150-200mmHg、小孩80-120 mmHg)。
5. 先抽吸生理食鹽水,潤濕管子。
6. 將抽痰管輕柔的順著氣切管路插入適當深度,深度約為6吋(15公分),每次抽吸時間大人10-15秒,小孩5-8秒為宜。
7. 左手姆指採間歇方式蓋住控制口,右手以旋轉抽痰管方式,慢慢向外抽出。
8. 抽吸後之管子,以清水抽吸清潔抽痰管及連接管。
9. 關掉抽吸器之開關。
(三)注意事項
2. 抽吸瓶的液面,不可超過2/3瓶,以免影響抽吸效果。
3. 若有濃痰,可先以無菌生理食鹽水(1-3ml)緩慢滴入氣切管內再抽吸痰液。
4. 抽吸管使用後可以空針裝水清洗乾淨,以電鍋蒸煮或以煮沸法在水沸後煮五分鐘消毒,存放在有蓋乾淨容器內備用
▍ 三、如何清潔他的氣切內管及氣切口
(圖片來源:irasutoya)
(一)您需準備的用物
● 已消毒的Y型紗布。
● 雙氧水。
● 加蓋杯子兩個(註明生理食鹽水、雙氧水)。
● 生理食鹽水。
● 優碘藥水。
● 棉花棒。
● 氣切管固定帶二條。
● 4 x 4紗布一塊。
(二)步驟
2. 固定外管後,將卡鈕上轉,輕拉出內管。
3. 將內管置於雙氧水內浸泡15-30分鐘,至痰液脫除。
4. 以紗布擦乾後,置入並固定。
5. 取出氣切口原有之Y型紗布。
6. 以棉花棒沾優碘,由內而外以環狀方式塗擦切口周圍再以生理食鹽水擦拭一圈。
7. 置放新的Y型紗布。
8. 套管固定帶若鬆了、髒了,請更新鬆綁或更換新的帶子。
(三)注意事項
2. Y型紗布及固定帶子濕了、髒了,應隨時更換。
3. 固定帶須綁牢以防套管脫出,以能伸入二指為原則,以免造成頸部壓迫。
4. 觀察氣切口周圍皮膚是否有紅、腫、不正常分泌物的現象。
5. 在初期的照護過程中,您可能面臨許多問題或困難,請撥TEL:5817121-3426 居家護理師─李合枋,將竭誠樂於為您服務。

(圖片來源:pixta)
內容來源: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護理部
張貼單位: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護理部
本文經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愛長照提醒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若有任何疑問或不舒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問診,以及遵守醫囑喔!
繼續閱讀:
1. 【照護技巧】管灌餵食與鼻胃管的照護技巧
3. 鼻胃管約束了手,也綑綁了病人的尊嚴
關於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
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成立於2001年,致力於提供照顧上實用易懂的衛教以及實惠的照顧產品,也將提供銀髮族各項政府明文訂定的福利或補助與津貼,做最完整的披露與知識提供。
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的其他文章:
● 【居家照護】如何照顧尿管與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