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生命中最深的愛,有時候藏在最難的選擇裡
夾心世代需適時尋求專業照護者協助。(圖/photo ac)
照顧故事投稿
2025/03/10

社會資源
借名登記的財產,如何要求返還?
父母使用子女的名義購置房產,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小孩一定會聽自己的話,隨時要取回沒有問題。
但隨時間經過,孩子長大,甚至結婚有配偶,父母年邁,其他小孩覺得不公平或擔心未來有分配財產的爭議,此時父母要跟孩子說「房產登記回來?」或是「登記部分持份給其他兄弟姊妹?」(圖片來源/photoAC)
吳挺絹 律師
2024/12/17

樂活養生
糖尿病媽媽失眠夜裡跑起來,用超慢跑把病與藥都留在醫院裡
楊寶珠跟超慢跑很像,因為她的人生好像也是「慢」了一些,例如36歲才生第一個孩子,以及活到45歲才第一次主動瘦身。她笑說雖然從小就胖,但很幸運的沒有遇到任何霸凌的經歷,是個快樂的小胖子。有多胖?身高164公分的她,最高記錄曾在30多歲時胖到127公斤。
早安健康
2024/10/26

樂活養生
中醫「助眠聖品」錯了反效果!這樣泡桂圓茶熱熱喝,安神解憂救失眠
常因為對中藥認識不清而誤認為是助眠聖品的,還包括夏枯草、粉光參、紅花、番紅花等,中醫師也一一破解。
早安健康
2024/09/05

樂活養生
醫:電風扇對這位置吹很傷身!溫差5度增腦中風機率…吹冷氣養生7心法
冷氣要如何吹得輕鬆愜意,又能保健身體、樂活養生?這並非廣告詞,而是認真拆解使用冷氣的每個時刻、情境,從保健養生角度切入,自然能找到最適合每個人的冷氣養生術。由此看來,事前準備、清醒與睡眠三大階段各有不同目標;吹冷氣前、中、後都有許多重點,現在就來精選白天清醒時要注意哪些。
早安健康
2024/07/04

病症知識
小中風是中風前兆!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積極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常聽到的「小中風」指的是短暫性腦缺血,約有1/3的患者會發生中風,尤其在短暫性腦缺血發生後48小時內的風險最高,1週內中風復發的機會也高達10%。因此發生小中風後,即使症狀消失,也必須接受治療,以降低二次中風的風險。
照護線上
2024/01/09

樂活養生
天冷降溫當心凍傷、凍瘡、中風!慎防低溫奪命銘記2大保暖錦囊
天冷時血液容易變得濃稠,血壓也不穩定,血液就容易在血管內凝固,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國健署特別提醒民眾,平時要牢記「FAST」是辨別中風的四步驟,有助於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早安健康
2023/12/12

樂活養生
【不中風、這樣做】保健食品可以通血路防中風? 醫師告訴你遠離中風飲食法
民眾在飲食上應均衡,日常飲食可以依照「飲食金字塔」的建議執行。
健康醫療網
2023/11/10

新聞政策
10/29世界中風日 醫、病、家屬共同預防 積極遠離中風8危害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腦血管疾病已經攀升至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國健署提醒民眾注意腦中風的八大危險因子,病患家人也須共同注意預防,遠離中風危害。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10/27

病症知識
中風兇手之一是它?! 遵循治療ABC,中風可預防
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所導致的中風是可預防的中風,呼籲50歲以上民眾就應規律健康檢查,不要忽視身體出現的警訊。
健康醫療網
2023/10/11

樂活養生
【全面防腦中風五原則】腦中風年輕化! 專業醫授預防飲食五大秘訣
以往認為腦中風多半發生於65歲以後,但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步調忙碌容易忽略身體警訊。
健康醫療網
2023/03/03

病症知識
家屬做對兩件事 中風婦半癱進院、出院已可行走
腦中風患者出院後的復健、以及失能照護往往成為家屬及患者的一大挑戰。成大中風中心的跨部門醫療團隊由急診部影像醫學部、神經外科、麻醉部、護理部等共同組成,全面提供患者照護。
健康醫療網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