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降溫當心凍傷、凍瘡、中風!慎防低溫奪命銘記2大保暖錦囊

天冷降溫當心凍傷、凍瘡、中風!慎防低溫奪命銘記2大保暖錦囊

天冷時血液容易變得濃稠,血壓也不穩定,血液就容易在血管內凝固,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國健署特別提醒民眾,平時要牢記「FAST」是辨別中風的四步驟,有助於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早安健康

2023/12/12

瀏覽數 3,699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冷傷害是處於低溫環境引起的身體不適,一般可分為低體溫症、凍傷、凍瘡、非凍傷性冷傷害等不同種類。

依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資料,冷傷害如凍傷可能會皮膚紅腫、脫屑、形成小水泡或出血性水泡等,患者也會有麻木感,不過因為僅影響到皮膚表層,不會造成永久損傷;只是嚴重時也可能形成凍瘡,使深層組織壞死,並進一步影響肌肉、骨頭。





▍如果不敵寒冷環境,開始出現不舒服,該怎麼辦?

家醫科郭妍君醫師曾撰文指出,面臨低溫可能造成健康傷害時,首先要離開寒冷環境,並且保持乾燥,舉例來說,若是身上衣物潮濕,應該盡快替換成乾淨衣服, 而且要避免直接接觸地面,跟地面保持絕緣狀態,並且透過熱飲幫助保暖。

如果是身邊的人受到低溫傷害,有需要進一步幫助對方回溫,除了盡快將對方移動到溫暖、乾燥的環境裡,遠離低溫的環境,並且幫助對方替換成乾淨衣服,避免濕衣物不利於保暖,也建議額外提供其他熱源給對方,像是覆蓋暖毯等。

此外,平時就要避免待在-15度C以下的環境當中,特別要避免濕冷或有風的狀況,並且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梢的
保暖,就有助於在天冷時保障健康安全!


▍除了凍傷等冷傷害,天冷也易使心血管疾病發作!

國健署資料表示,這是因為天冷時血液容易變得濃稠,血壓也不穩定,血液就容易在血管內凝固,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

因此國健署也特別提醒民眾,平時要牢記「FAST」口訣,「FAST」是辨別中風的四步驟,有助於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FAST」搶救中風四步驟

● 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 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

● 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完整;當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就要
趕快送醫。

● 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

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疑似是
心臟病
發作的症狀,也要盡速就醫治療。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12月號《體溫力》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繼續閱讀:

1. 胸悶、暈眩恐是心臟病前兆 醫師教你這樣護心


2. 秋冬要護心,保暖抗溫差!國健署提醒掌握3關鍵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