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醫用膠帶選擇指南:選對膠帶,降低皮膚「一撕」二次傷害風險
根據傷口的皮膚類型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醫療膠帶,像是嬰幼兒、敏感膚質的部分可以選用低敏膠帶;各式導管固定則視狀況,選擇膠劑溫和的水乳膠系列醫療膠帶。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3/10/01

病症知識
全身都可能「中標」的皮膚病-痱子、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
全身容易反覆發作的常見皮膚病,主要為過敏與濕疹;過敏容易有發癢、紅腫的徵狀,濕疹則會起水泡、流滲出液。首要釐清的是,過敏的人容易有濕疹,但並不是所有濕疹都是過敏所引發。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20/01/27

病症知識
手腳奇癢無比,2大部位常見症狀-濕疹、足癬、汗皰疹
手部乾燥脫皮,腳部也可能出現;腳部長小水泡,手部也可能會有,為什麼會這樣?原來手與腳的組織結構相近,兩者也會有相同的症狀,更重要的是,手、腳皮膚病都「很難治癒」,需要多點耐心配合治療,才能還給自己一雙乾淨手腳!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20/01/27

病症知識
什麼病瘦掉半個人 還得當心皮膚關節慢「炎」
克隆氏症的病因不明,但與免疫系統出問題有關。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像這類發炎性腸道疾病 (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約有兩成病患合併有皮膚疾病、關節炎與虹膜炎等共病,不應忽視病情,需積極診斷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19/10/06

樂活養生
太熱!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空調師傅憂鬱難工作
林明秀醫師說,程度較輕的病患,一般建議以日常皮膚保濕為主,皮膚病灶只要局部塗抹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如還有癢感再加上口服抗組織胺通常就能獲得改善。
健康醫療網
2019/10/06

樂活養生
內衣褲沒鬆沒破洞 醫師:超過這時間就該換,千萬別省
由於台灣氣候潮濕,衣物常常無法晾到乾透,外觀看起來還好,但其實已經有細菌、黴菌附著在上面了,貼身內衣褲的錢千萬不要省,如果只有常穿的兩、三件,就算每天換洗換穿。
元氣網
2018/04/22

樂活養生
寒流來襲包緊緊 小心皮膚炎上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指出,很多皮膚病都會出現胯下癢的情形,可能是黴菌或細菌、病原蟲感染造成的,也可能因皮膚受到持續摩擦刺激,再加上衣褲包覆悶熱導致,包括:股癬、念珠菌感染、紅癬、疥瘡、陰蝨、濕疹、對磨疹或少見的乳房外柏杰氏病等疾病。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