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死了。該如何對親友開口這事實?-《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
媽媽死了。該如何對親友開口這事實?-《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
「幾個月來她一直病得很厲害,三度入住加護病房,從倫敦回來時,支氣管發炎就很嚴重了。」然後角色顛倒過來,我聽見自己在安慰對方。
寶瓶文化
2020/05/14
瀏覽數 16,331

文/莉迪亞 ‧ 阜蘭、譯/金文
首先,要明目張膽。必須去踐踏一切「不探人隱私」的道德原則:在個人文件裡翻找、打開所有的包包、拆開不是寄給我的郵件並開始閱讀。對教導我做人基本原則的人,做出不符合這些原則的事,讓我覺得很受傷。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刺探;我從未搜過什麼人的口袋,也不會隨便打開人家的抽屜,更不會去偷看別人的信。
但行政單位是不會不好意思的──我母親才剛過世幾個小時,他們跟我要的文件逼得我不得不到處翻箱倒櫃,刺探她的隱私;打開文件夾,在銀行帳單和行事曆裡翻閱,好找出那些必須分別繳交給戶政管理單位、社會保險局、公證人和墓園的紙張或證明書。
再來是,最明目張膽的嚴重犯行:必須做出正式聲明,宣告那個曾經懷胎十月把我生下來的女人,已經死亡的事實。
得通知親友,打電話給家人、朋友,說出那些難以啟口的話。該怎麼表達呢?
「我有個壞消息要告訴你,真是非常不幸,唉!」先用低沉沙啞的聲調暗示接下來將以言語說出的無可挽救之事。「幾個月來她一直病得很厲害,三度入住加護病房,從倫敦回來時,支氣管發炎就很嚴重了。」然後角色顛倒過來,我聽見自己在安慰對方,把他們的悲傷接收過來,勸他們要節哀順變,找話來安慰他們。
「沒有,她沒有受很多苦,她是在我懷裡過去的,我吻了她的太陽穴,輕撫她的臉龐,拉著她的手。M拉著她另外一隻手。對,我後來有照她的希望,帶她回家。她是在自己的床上走的,床邊圍繞著兒孫。她就像支小蠟燭似地熄滅了。」

(圖片來源:pixabay)
有沒有忘了誰?我翻著她的聯絡簿,一頁又一頁,感覺都麻木了。哪裡來的力氣打這麼多電話,一次次地重複著這些讓她的死亡更形具體的句子?
而在她剛斷氣的數小時內,空氣中還飄浮著一層如保護膜般的不真實感,就像處在某種接受事實前的三不管地帶。也許當時的我不過是一具機器人,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著做這做那,想都不想:一些很枝節卻充滿象徵意義的動作,譬如登在報上的訃聞該怎麼寫,要用哪些字,什麼名字,須在幾日內刊登,不能超過幾行,確認信件已在期限內寄達,最後再去將報紙買來,看看登出來的訃聞上有沒有出了什麼不該出的差錯……
做歸做,但其實我並沒有意識。我心底有個細細的聲音一直在盤問自己:妳該不會正在殺死她吧?妳到處跟人家說她死了,但其實這不是真的。我說──但因往日遺留而未能化解之罪惡感的干擾,所以語氣並不很堅定──她是在我的臂彎裡過去的,我親眼看著她的呼吸愈來愈慢,直到吐出最後一口氣。我還親手將她那雙美麗褐色眼睛的眼皮闔上,也摸過了她尚有餘溫的皮膚,把被子一直拉到她那我曾經依偎,今後卻再也不會起伏的胸前。
然而,從生到死,真的是只有一線之隔,再簡單不過,但同時又是如此令人費解,以至於幾個小時後,當我再度看見她躺在床上,頭下面墊了許多靠枕時,覺得她好像只是動了一下。
我在陪她走完最後這段路時,心裡並未感到絲毫恐懼。她早就要求我答應一定要陪在她身邊,我已有心理準備,我不會將她拋棄在一間無菌且無名的醫院病房裡。
繼續閱讀:
1. 如果可以,讓醫師與護理師陪你回家好嗎?讓家成為最好的病房
2. 學習「體會」自己面對死亡的情緒,是療癒過程的根本
更多《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的文章: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
作者/莉迪亞.阜蘭
本文經寶瓶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