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腎臟

共有 37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吃藥仍控制不好血壓? 認識「高血壓導管治療」一次就可獲長久控制效果!
馬偕醫院心律醫學科暨生醫保健科主任李應湘表示,目前高血壓有一種新興治療方式叫作「高血壓導管治療(或稱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患者經過一次治療後血壓就可有效下降
健康醫療網
2025/03/12
樂活養生
腰好痠⋯竟是泌尿道結石惹禍!醫揭「治療關鍵」小於●●公分吃藥就可治
47歲鄭先生,平時有規律的健身運動習慣,最近1年來卻不時感覺腰部容易痠疼,本來以為是健身後常見的肌肉痠痛,直到發現尿液中有雜質,且排尿疼痛才驚覺不對勁,就醫檢查發現雙側腎臟都有超過2公分的結石堵住腎盂出口,已經造成腎臟中度水腫。求診泌尿科,醫師利用經皮穿腎內視鏡取出結石,術後症狀獲顯著改善。
Uho優活健康網
2025/01/19
長期照護
糖尿病腎病變治療保養,腎臟專科醫師重點解析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是沒有任何症狀,最早的異常變化是微量白蛋白尿,也就是尿液出現白蛋白微量增加的現象,病人容易出現高血壓,進一步對腎絲球產生傷害,使血中的尿素氮及肌酸酐的上升,至於蛋白尿較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小便泡沫增加,下肢水腫、尿量減少等症狀,而且常常伴隨高血壓及高血脂。
照護線上
2024/10/30
樂活養生
腰痛一定是腎臟出問題?醫解答3大「腰痛原因」:肌肉拉傷更常見
65歲張女士發燒近兩週,日前因腎臟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腰痛、噁心、嘔吐與發燒,檢查發現腎水腫與膿瘍,且發炎指數高,恐引發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所幸即時檢查與治療,現在腎功能與發炎指數都已恢復正常。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亨政示警,腰痛最常見3大原因造成,「但如果是腎臟出問題所造成,通常都較嚴重。」
Uho優活健康網
2024/06/18
病症知識
多囊腎警訊與治療,腎臟專科醫師解說
多囊腎就是俗稱泡泡腎,就是腎臟正常組織裡頭,長了很多的水泡跟空泡,侵蝕我們正常的組織。近年來因為藥物發展,已經有些突破性的治療,新型的口服多囊腎的藥物,可以精準抑制腎臟水泡的發生跟數量的增生,也會抑制我們水泡中水分的分泌,得到腎臟功能的改善。
照護線上
2024/02/23
樂活養生
心臟、腎臟其實是命運共同體? 醫:互扯後腿,惜命勿停藥
林彥宏醫師提及,近年來多了很多武器可以同時保護心腎,藥物多元,除了ACEI、ARB類藥物,SGLT2抑制劑也可同時改善心腎衰竭,一解難題。
健康醫療網
2023/06/09
樂活養生
嚴重腎衰竭每天洗腎,「五福星」港星吳耀漢逝!腎臟病5症狀,小便有泡沫就是「泡泡尿」嗎?
吳耀漢傳出離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元氣網
2023/05/08
病症知識
噁心、拉肚子竟是腎結石!泌尿醫警告:拖久恐導致腎功能急速下降
台灣的泌尿道結石盛行率為10%,形成原因相當多,與飲食習慣、疾病、手術等都有關。一般典型症狀會有像是腰部鈍痛、脹痛、腎部絞痛等,但也有狀況是腎臟已經結石卻毫無症狀,一直到腎臟功能下降才發現。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0/29
樂活養生
痛風石大到只能穿夾腳拖、最後甚至截肢!醫師教5少2多把尿酸危害降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罹患高血壓而服用的第一線藥物,其利尿劑成份會促使腎臟在過濾而形成尿液的過程中,最後留下較多尿酸。
早安健康
2022/08/05
病症知識
痛風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由於尿酸偏高可能與體質有關,蘇勤方醫師分析,既使是長期控制非常良好的痛風患者,能夠在停藥五年之內,完全沒有痛風發作,而且尿酸可以維持在7 mg/dL以下的人大概不到兩成。
照護線上
2022/02/07
病症知識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
根據統計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2%,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血壓高的時候,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增加,長期造成腎臟病變,根據2019臺灣腎病年報,臺灣透析患者中有高達83.7%合併有高血壓。
健康醫療網
2022/01/28
新聞政策
健保署推「糖尿病+腎病」一站式照護 22.8萬人受惠
明年起再增加一個整合兩者的新方案,收案對象是同時具有糖尿病和初期慢性腎病的病人,估計人數有22.8萬人,至少有840家院所可兼顧兩種疾病,可強化疾病追蹤照護,避免病人病情惡化。
元氣網
2021/12/27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