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你會獨居嗎?「一線平安鐘服務」緊急救援也提供關懷
未來你會獨居嗎?「一線平安鐘服務」緊急救援也提供關懷
所謂的「平安鐘®」服務,即是系統連接服務使用者及長者安居協會的24小時服務中心。主機是一個免提聽筒式雙向溝通的機台,只要家裡有市內電話即可安裝,並且還附一個隨身遙控器。
湯蕙華
2016/09/08
瀏覽數 27,167

寒流來了,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把自己包得緊緊的,那麼,孤苦伶仃的獨居老人呢?每當天氣轉涼,又因日夜溫差大或是氣溫驟降的時候,長者容易感覺身體不適,常因此發生意外!偏偏獨居長者,有時連打電話求救的力氣都沒有。
香港的長居安居協會早在19年前研發「平安鐘®」,只要一個按鍵就能直通協會,讓獨居長者能得到即時的求援服務。
其實「平安鐘®」的催生,是源於一場悲劇。
在1996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侵襲香港,有高達一百五十位的長者因為身體不適而猝逝。其中有許多是獨居長者,因此引起了社會高度的重視,各界紛紛思考討論該如何避免此類悲劇再度發生。
為了防止這類不幸事件再次上演,鄭經翰先生、GBS、 P.Eng.、 FHKIE、 JP 及羅致光博士、 GBS、 JP 等熱心人士的支持下,成立了長者安居協會,致力於提升社區長者的生活品質,並抱持者以人為本的服務,欲將平安延伸至每個角落。
為此,他們研發出「平安鐘®」服務系統。
(圖片來源:長者安居協會)
所謂的「平安鐘®」服務,即是系統連接服務使用者及長者安居協會的24小時服務中心。主機是一個免提聽筒式雙向溝通的機台,只要家裡有市內電話即可安裝,並且還附一個隨身遙控器。
長者只要用手指按單一按鍵或用身上遙控器呼援,就能連線到服務中心進行通話,如果長者按鈴持續兩分鐘都沒有回應,就會立即連絡救護車到長者家中進行搶救。
▋ 是救援系統,也是傳遞關愛的即時系統
這套救援系統,自 1996 年施行以來,到 2016 年為止,約有 466,715 人次透過平安服務(包含「平安鐘®」、「平安手機®」、「隨身寶®」及「智平安®」服務)送入急診,挽回了寶貴的生命。
目前香港約有 8 萬人使用長者安居協會的平安服務,平均每天有 2,000 人按鈴,除了急救送醫的功能之外,工作人員也會主動跟長者聊天,表達關懷之意。

(圖片來源:長者安居協會)
有些長者因為獨自生活寂寞,會把平安鐘服務當作心靈慰藉,不時和社工員聯絡感情。當發生危及治安事件或火災時,長者也會透過平安鐘作為平台聯絡相關單位;協會也與香港天文台合作,在氣溫即將下降時,利用平安鐘連線提醒長者,以讓長者能適時做好禦寒準備,儼然形成一套維持社會秩序與銀髮老人安全的重要系統。
88歲的伍奶奶即是受惠者之一,多年前她因為中風不良於行,平日靠著四腳助行器才能走路,有次在浴室忽然跌倒,無法打電話求助,幸好有隨身的平安鐘遙控器連絡服務中心,即時獲得急救。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長者獨居,一線通平安鐘系統就是要將長者穩穩地呵護住。
▋ 老後即使一個人,也能享受安全生活
(圖片來源:長者安居協會)
長者安居協會在成立之初,平安鐘的收費標準是每個月100元港幣(約新台幣378元),看似便宜的價格,卻沒有受廣泛地被消費者所接受,因為香港仍有許多老人由於經濟狀況不佳而無法得到平安鐘的服務。
由於協會是自負盈虧的慈善團體,沒有政府長期的資助,加上銀髮市場需求的改變,使得協會當時面臨負債,他們透過調整收支、研發新服務,再加上公眾的捐助,讓經濟狀況不佳的長者,不僅能向香港社會福利署以及房屋協會申請津貼補助,還能申請長者安居協會的慈善計劃,使其可終身免費使用「平安鐘®」與「隨身寶®」服務。

而後,長者安居協會延用「平安鐘®」的概念,研發出其他創新的產品,推出「智平安®」和「平安手機®」等服務,讓長者在戶外也能和服務中心進行聯繫,家人也能夠透過服務中心,掌握長者所在的位置。
如今長者安居協會已成功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研發的各項產品也屢獲各項國際大獎,包括了在 2009 年度榮獲施瓦布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社會企業獎、2010 年聯合國世界信息峰會 – 移動通訊共融組別大獎、2010 年環球資訊及通訊科技卓越成就獎,並於 2014 年成為首批獲頒全港第一屆社企認證標誌的本地社會企業之一。
目前在中國的廣州、深圳、番禺、佛山、上海、北京市等幾個城市,也借鏡香港平安鐘成功經驗,試圖進行推廣。
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及小家庭結構的成形,老人獨居的問題將越來越需要被關注,如何讓獨居老人能夠安居,並妥善結合強大社會資源,實現最佳生活品質,也是臺灣未來無法逃避的重要議題。
▼讓我們透過影片來認識一線通服務吧!

長者安居協會網站
長者安居協會粉絲團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