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唯一我們能感知,超越時空次元」必讀的面對死亡練習書-《我離開之後》
「愛是唯一我們能感知,超越時空次元」必讀的面對死亡練習書-《我離開之後》
《我離開之後》是一位媽媽,應女兒的要求寫的一本書,指引自己面對沒有媽媽的生活,媽媽大笑,說:「好!」於是,書籍以媽媽想像女兒在自己離世後可以做哪些事情,來面對沒有媽媽的人生進而揭開序幕。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9/06/04
瀏覽數 15,270

文/林怡辰作家、原斗國中小教師
我們都知道人難免一死,但,我們卻從沒認真看待死亡的這件事、也未曾積極練習,而因此傷痛後悔萬分。試想,如果我們真的要積極面對,「以終為始」,希望留下美麗的回憶相遇,無悔地共度彼此在的時光,充滿感恩地面對人生的最後一刻,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這本書,帶來了溫馨的答案。
《我離開之後》是一位媽媽,應女兒的要求寫的一本書,指引自己面對沒有媽媽的生活,媽媽大笑,說:「好!」於是,書籍以媽媽想像女兒在自己離世後可以做哪些事情,來面對沒有媽媽的人生進而揭開序幕。
我本以為,媽媽可能只幫女兒寫了一年或是兩年幾百天的練習,但事實上,這本書足足寫了兩萬天的指引。從痛苦、不相信、怨懟的情緒怎麼發洩開始;到接受、將媽媽下葬、整理媽媽的東西;最後,和其他的家人相處、懂得欣賞生命中小小的幸福、開展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我離開之後》繪本
書裡提到許多的面向:人生的意義、可以怎麼照顧自己、痛苦、失落、掙扎、怨恨……站在一個媽媽的角度,我覺得這是一本愛之書。媽媽把無法陪伴孩子一生的愛,全部灌注在其中,思考在自己離世之後,孩子會有哪些人生關卡、需要什麼指引。但媽媽確實也知道,生命是如此不同且獨立的個體,女兒早也已經有足以面對未來的用氣和能力,這本書只是參考。
而身為一個女兒,我一面閱讀,一面思考,如果我們仍幸運地擁有當下和媽媽相處的時光,有哪些練習是我還能做,並拉住時間的尾巴,趕快把握。如果我面對失去親人,我也可以照著書中的提醒,思考我可以怎麼面對哀傷,面對自己的人生。
書中的建議是建議,是參考,但身為女兒,我卻從中讀出媽媽濃濃的愛,也許我的媽媽手路菜不一樣、也許方向不一樣,但一樣的是媽媽親切的盼望、在身邊的守護的感覺,這些回憶伴著失去家人的我們,肉體遠離,但愛一直都在。
我好喜歡最後書上寫的「我們共享的無限記憶之和將我們連在一起,將這條河流向妳、穿過妳,帶領妳繼續向前行。」就像電影《星際效應》中說的:「愛是唯一我們能感知,超越時空次元的東西。」
未來和來生哪個會先到?除了死神以外,沒有人會知道,但,我們可以把握的就是當下、可以改變的是看待事情的方法和角度。這本書很推薦成人來閱讀,是大人的心靈療癒繪本,推薦您和親人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尋求人生意義、珍惜重要的情感、活在當下,然後圓滿地修畢人生學分。
繼續閱讀:
1. 「你有你的人生,不要努力照顧我」肌肉萎縮兒子對母親的獨白,自立生活感受大愛《三更半夜居然想吃香蕉》
2. 【朱國鳳專欄】102歲老爸,要把75歲兒子送進養老院?有笑有淚的百歲人生智慧

《我離開之後》
作者/林怡辰作家、原斗國中小教師
本文經三采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