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桿菌會自己好嗎?會傳染給家人嗎?小心「這些症狀」是胃癌前兆

幽門桿菌會自己好嗎?會傳染給家人嗎?小心「這些症狀」是胃癌前兆

臨床上很常聽到「幽門桿菌」,事實上它是一種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若無妥善治療,恐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還會造成胃癌。《優活健康網》整理幽門桿菌相關知識,包括感染後的常見症狀、原因、檢測與治療,讓你搞懂幽門桿菌,遠離胃癌的威脅!

Uho優活健康網

2024/08/25

瀏覽數 3,487


文/王韻雅


▍幽門桿菌症狀?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幽門桿菌,是一種螺旋狀具有纖毛的細菌。初期感染胃幽門桿菌大多數都是無症狀感染,有的人則因感染導胃粘膜會發炎,2成感染者進展成慢性胃發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其症狀會隨病程不同而改變:

• 感染初期:上腹脹痛、噁心、灼熱感,胃粘膜看起來就會有點顆粒狀被稱為「雞皮胃」。
• 感染中期:出現「小腸粘膜化生」代表胃粘膜被胃幽門桿菌慢性感染發炎,產生胃粘膜變性;當出現萎縮性胃炎、小腸化生已經代表為胃癌前期病變。
• 感染後期:出現胃癌,前述症狀都可能出現,同時還有貧血、嘔吐、體重減輕。


▍為什麼會染幽門桿菌?

在台灣,每2人有1人感染幽門桿菌,幽門桿菌的傳染途徑大部分是經由糞口傳染。最可能的方式是吃下帶菌的食物而感染,然後再經由糞便傳染給他人。再者,若手部清潔不確實再去觸碰食物或者餐具,也有可能將桿菌帶到食物或餐具上,若有人再食用該食物或者使用該餐具,可能會感染幽門桿菌。


▍怎麼知道自己有幽門桿菌?

一般人並不會無故檢查是否有幽門桿菌,通常是胃鏡檢查時醫生看到異狀,才會進一步建議以呼氣、血液或糞便等方式篩檢,其中以內視鏡加上切片的準確率最高,臨床上目前有4種檢驗方式:

• 內視鏡切片:經由內視鏡切片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或組織學檢查,也可進行細菌培養以了解其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
• 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測定病人呼氣的碳十三含量,可以檢驗幽門桿菌的存在。
• 血清抗體測定法 : 抽血測定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抗體。
• 糞便抗原測定法: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偵測糞便中的幽門桿菌抗原。


▍幽門桿菌會自己好嗎?

幽門桿菌不會自行痊癒。幽門桿菌是壞菌,只有殺菌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同時也能預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目前光是殺幽門桿菌的藥,就必須使用3種抗生素,才能達到90%以上的根除率,因此想靠免疫力而自行痊癒根本不可能,其嚴重性不可輕忽。

▍幽門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幽門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家中若有人感染此菌時,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會受感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組織團體,感染率也較高。建議同住者都要安排檢查,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包括飯前便後要洗手,用餐時則要遵守公筷母匙的習慣,才可有效阻斷傳染途徑。


▍幽門桿菌如何治療?

感染幽門桿菌後不一定有症狀,目前認為需要治療的對象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又同時合併有潰瘍的患者」,對於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則不需要立即治療,因為殺菌會改善1成的症狀。

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目前採取三合一療法,也就是使用2~3種抗生素搭配1個制酸劑來除菌,同時治療潰瘍,療程大概7~14天,可達90%以上的療效。但這些藥物都有副作用,少數病人會感到頭暈、腹瀉、口中金屬味覺、過敏等,於停藥之後這些不適感會隨即消失。


原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台灣每2人有1人感染幽門桿菌⋯竟8成沒感覺!醫警:忽略恐癌前病變
 

2. 幽門螺旋桿菌:3種情況不積極治療,胃癌風險激增16倍!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