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個失智者中,就有一個其實是可以預防避免發病的!


      

鄭淳予醫師        

33164 人瀏覽

比起失智病人本身,照顧患者的家人身心是更為辛苦的,而現在,讓我們一起進行認知升級,用更多對「失智」的理解,將這份恐懼扭轉為更正面的預防力量!

 


▍  關於失智你應該知道的事

 

1. 失智症患者的罹病人數在全球節節攀升,每三秒就多一名失智病患。
 

2. 目前藥物能夠減緩記憶退化的速度,但臨床上還沒有能夠完全治癒失智的治療方法。
 

3. 除了失智患者本身,照顧者和家庭多半承受極大身心壓力,也有高風險罹患憂鬱情緒,是一群更需要被關注和照顧的族群。
 

4. 積極預防是有效的:每三個失智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可以透過預防避免發病的。


 

▍  改善8因子 減少三分之一發病機會

 

失智症的罹病風險中,雖然許多和先天遺傳相關,但仍有將近35%的危險因子是我們可以人為預防及調控的。

 


增加腦部活化
 

1.教育與學習:從小就能在常規教育中學習,並且隨著成長不停滯的探索新事物是活化腦細胞的根本。
 

2.維持良好溝通能力:不斷練習表達與溝通,無論是聽、說、讀、寫。由於中年後罹患「重聽」的機會並不低,因此能即時矯正「重聽」的現象就特別重要。
 

3.讓身體動起來:維持運動和戶外活動的習慣,不但強化腦部、血管、肌肉骨骼的機能,更能使得情緒較容易保持愉悅平穩。
 

4.參與社群:別一直宅在家,維持社交連結,拒絕孤僻生活。
 

研究告訴我們,離群索居的人罹患失智、高血壓、心臟病和憂鬱症的風險,確實都比一般人來的高。

 

失智


 

減少腦部傷害
 

1. 控制高血壓:控制好心血管疾病和血壓,就能預防腦部傷害。

 

2. 戒煙:除了自身不抽煙,更要謹慎遠離二手煙害,勸身邊的家人朋友戒除抽煙習慣。
 

3. 避免憂鬱情緒:儘管工作和人際諸多壓力,為了避免失智找上門,打起精神樂觀正向的生活是必須的。

 

4. 避免肥胖、控制血糖:藉此可以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也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證據顯示長期慢性憂鬱的人,腦部的記憶中樞「海馬迴」會明顯萎縮。


 

▍  鄭醫師小提醒

 

大家聽到「失智」都是十分恐懼的,不只擔心自己記憶力退化,更擔心自己的家人罹患失智,的確,比起失智病人本身,照顧患者的家人身心是更為辛苦的,而現在,讓我們一起進行認知升級,用更多對「失智」的理解,將這份恐懼扭轉為更正面的預防力量!

 

本文經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運動流汗可預防失智 專家:建議多做有氧運動

2. 學會放鬆呼吸 就能預防失智症和憂鬱症-《坐著就能做!銀髮族瑜珈》


腦神經科醫師鄭淳予醫師
鄭淳予, 頭痛, 疼痛

點此了解鄭淳予醫師

本文作者:鄭淳予醫師,現任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執行長暨主治醫師。專長看頭痛疼痛、失眠暈眩、失智、中風的神經科醫師,曾獲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頒發的年輕研究者獎,每一天 be better 是她的小心願,覺得能簡單平凡就是最踏實的幸福。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鄭淳予    失智    失智症    預防失智症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朱國鳳專欄】居服員的辛苦誰能懂?5...
2每2人有1人患口腔疾病 護牙四字訣「...
3打胰島素會破壞腎功能?破除三迷思,重...
4謹慎面對,不要輕忽火災風險!
5腎功能只退不進! 糖尿病友延緩洗腎2...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