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後你才會發現誰是最愛你的人!來看失智症電影《去看小洋蔥媽媽》、《海邊的李爾王》、《福爾摩斯先生》
文 /栞
阿茲海默症,也是常稱的失智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目前也還沒有什麼特效藥可以醫治。患者會逐漸忘記事情,甚至到最後可能連自己的親人都不認得;可是又並非真正失能(除非中、重度之後),因此常會引起照顧時的各種難題。
但失智症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病症嗎?有許多的電影在探討這項疾病,也有紀錄片記錄這些失智症患者的心路歷程,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因為即使他們忘了,至少還有家人朋友記得他們。
我的爺爺也是失智症患者,使得我每次看這類題材都感到有些揪心,然而有時看到比較正面、樂觀的故事,就會讓人稍微放下心中的憂慮,覺得正向一點。以下會稍微介紹幾部,提到失智病症的電影。
1. 《去看小洋蔥媽媽》
(圖片來源:imdb)
《去看小洋蔥媽媽》改編自漫畫,電影用輕鬆、愉快的方式處理失智主題。
失智症的患者,常常將記憶倒轉到某個在意的時刻,可能是吵架的瞬間,可能是開心的片段;又或者是生命裡的一點點小事。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停在那裡了,不會前進;但對身旁的人來說,卻是一種無形的折磨。共有的回憶只剩下自己記得,對於患者來說,自己似乎一點都不重要。
主角的畫風很可愛,在電影的開頭片段有一整段都是主角的作品動畫化,找來的演員也和畫中的形象相當形似,彷彿畫裡走出來的人物。
我想這部片的用意並不是要讓大家難過,而是要讓大家想想,老人其實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自己的人生。雖然鎖在他們的記憶裡,似乎時間停滯了,但無論如何,生命還是不斷地在持續,持續前行。
失智症的患者常常會面臨到關於家人照護的問題,對於許多患者的家人來說,照護或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而最可怕的,是患者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態度,讓家人感到恐懼。
這裡有詳細介紹喔>>
即使忘記了,也會陪你活下去──【去看小洋蔥媽媽 / ペコロスの母に会いに行く】
2. 《海邊的李爾王》
(圖片來源:imdb)
《海邊的李爾王》則是結合了莎士比亞的戲劇「李爾王」的典故,去描繪出患者與家人的關係。
主角兆吉是紅極一時的演員,年老後卻患上失智症。他的大女兒貪圖他的財產,將他送到安養院去,甚至在他離開安養院失蹤後,不打算顧及他的死活。他的女婿是他過去的弟子,無法承受將師父兼丈人的兆吉被逐出了家門。
女婿一邊在海邊四處尋找,一邊又煩惱著公司即將崩潰的處境。至於年輕時就被逐出家門的小女兒,才是真正關心兆吉,直到最後仍想要為他做些什麼的孩子。
電影中有一段似真若假的場景,看似遺忘一切的兆吉,卻彷彿洞悉所有事情地向女兒、女婿娓娓道來自己的過往。他不認得眼前的人,卻知道自己被遺棄、過去曾經做下的錯事,以及對於生命的絕望。
這場獨白動人而精彩,可能也是所有老人的恐懼。或許久病床前無孝子,又或許久病才看得見真正愛自己的兒女。兆吉就宛若李爾王,幸而到人生最後,仍有個愛他的小女兒。
3. 《福爾摩斯先生》
(圖片來源:imdb)
改編自小說《心靈詭計》的電影《福爾摩斯先生》,則是以膾炙人口的福爾摩斯故事,去編撰一段關於具有才華的人記憶的失落。
凡是對自己的知識、才智愈有自信的人,發現自己不再記得一切事物時更容易沮喪、憂心,也更不願別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福爾摩斯身為名聞遐邇的偵探,更是無法面對自己的老化與病情。幸好他身邊有著盡責的管家,以及可愛又崇拜他的小男孩,陪伴他探索著過去遺忘的案件,讓他重新開始動腦,也讓他體會人終究會老,他即使才氣縱橫也不是個聖人,還是需要陪伴與照顧。
雖然現階段失智症可能還沒辦法有效地控制不發病,但若能夠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對自己有病識感,就比較能夠獲得好的照護。《福爾摩斯先生》雖然只是個虛構的故事,反倒讓人深刻體會這一點。
關於這類型的電影其實還有滿多的,像是談到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我想念我自己》,將失智症媽媽生平拍成喜劇的《奧斯卡媽媽》,談照護者心情的推理電影《半自白》,都由許多面向去切入這個病症以及周遭影響的人。
但人一生能記得的事情其實也沒有多少,就當作將一生不好的事情拋卻,生命才不會這麼沉重,或許反而變得更輕盈。
(圖片來源:pixabay)
繼續閱讀:
2. 「失智父要不要急救?那一夜我好煎熬......」侯昌明分享照顧經驗:除了心臟要強,你要過得比他更好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