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使用cookie等資訊來優化您的體驗,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欲瞭解詳細內容,請詳閱
隱私權保護政策
×
搜尋
照服員會員
熟齡來閱讀
熟齡活動區
長照達人
限時活動區
找服務
政府長照2.0
出院準備
品牌合作
登入
首頁
熟齡來閱讀
心靈加油站
對於死亡,...
X
文章
試用體驗
愛長照Line
聽首音樂
FB社團
對於死亡,我有主導權:拔掉鼻胃管的年輕人-《病床上的選擇權》
寶瓶文化
25213 人瀏覽
當晚,在幾位家人的見證下,他簽署了預立醫囑的文件,指明自己不希望在病情到達末期時,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插管。這份文件上只列明病人不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插管,病人可自行填寫其他自己不欲接受的醫療處置。
作者/穆琳
他曾經硬是拔掉醫護人員為了餵食而強加插入的鼻胃管,但是當我徵詢他的意願,問他:「你希望放置鼻胃管嗎?」他第三次給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我接受鼻胃管。」
▍拔掉鼻胃管的年輕人
我曾遇過一名年輕的末期病患,每當我問他是否願意在心跳停止時接受急救,答案總是「我願意」。
然而,這個年輕人並非大家想像中的模範病人或是戀棧人間的病患,他不同意醫護人員放棄急救,卻不妨礙他自行拔走醫護人員插進去的、用以餵食的鼻胃管,也不妨礙他向醫護人員表達輕生的念頭。
在他自己拔除
鼻胃管
的那個早晨,我撞見他與家人爭執。他堅持不願將鼻胃管插回去,家人則又急又怒地指責他拒絕插鼻胃管會讓護理師難餵藥,給護理師帶來麻煩。我提醒他們大部分的藥物都有藥水替代,才暫時中止了這場爭論。
最後經語言治療師的再度評估,判定病人適合以口進食,無須插鼻胃管,可謂皆大歡喜。
在他向護理師表達輕生念頭後,我們除了在床頭掛上「預防自殺」的牌子,提醒所有醫護人員這名病人有自殺的風險,還找來精神科醫師會診,並轉介牧師提供心靈上的支持。
▍做出了選擇
那天等牧師走後,我走近他床邊,問:「你現在感覺好點了嗎?」
他答:「是的。」
(圖片來源:Sarah Dorweiler on Unsplash)
「還有了結自己生命的念頭嗎?」
「目前沒有。」他語調平緩地說。
我繼續說:「我明白了。那麼,我還是想再問你一次:如果你不幸心跳停止時,你願意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是插管嗎?」
我以為答案仍會是「我願意」,然而,他卻給了出人意料的回答。他抬起左手,食指與大拇指相碰,比出OK的手勢,並且說:「醫生,這是你第三次問我這個問題了。」
我愣了一下,忽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病人眼中有多麼矛盾。哪有剛剛安排一堆東西防止一個人自殺,轉過身來又勸這個人不要接受急救的道理。
我以一聲乾咳掩去不恰當的輕笑,搬出標準台詞說:「因為你的病情算是比較後期,心肺復甦術的成功率低,創傷性大,未必能幫你過有品質的生活……我不是祕書,你說什麼,我就抄下來什麼。我是你的醫生,有義務把我的判斷告訴你嘛!」
他想了想,問我:「如果我不要接受急救,需要簽名同意嗎?」
又來一個出人意料的回應,我沒想過他會關心這一點,便小心翼翼地答:「你不需要簽署住院病人的不做心肺復甦術文件,那份由我們簽就可以了。不過,如果你在出院後也不希望接受心肺復甦術,可以簽
預立醫囑
。」
(圖片來源:Raquel Smith on Unsplash)
當晚,在幾位家人的見證下,他簽署了預立醫囑的文件,指明自己不希望在病情到達末期時,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插管。這份文件上只列明病人不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插管,病人可自行填寫其他自己不欲接受的醫療處置。
我照本宣科地唸出:「……我不希望接受心肺復甦術或插管。」
他點點頭。
此時,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問他:「你希望放置鼻胃管嗎?如果不想的話,我們現在可以寫下來。」
「不。」他第三次給了出人意料的回答:「我接受鼻胃管。」
▍終究,他取回了對「死亡」的主導權
我的病人快要死了,所以我不願意笑他:我矛盾,你又何嘗不矛盾?哪有剛剛要求醫護人員急救,轉過身來自己又要自殺的道理?
其實我們都不矛盾,他要求醫護人員急救,不是不願死,是不願向死神投降;要自殺,不是不願活,是想讓自己,而非疾病結束自己的生命;拔走鼻胃管,不是不接受鼻胃管,是不願接受我們強加給他的鼻胃管。
一切都是為了取回對自己生命的主控權。
我沒有笑他,反倒在他往預立醫囑上簽字的那刻有點想哭。我知道他快要死了,因為西方醫學並不能幫他從死神手上取回生死的控制權。
(圖片來源:istock)
我也知道他早就曉得自己快要死了,然而,直到他簽字的那一刻,我明白他才終於承認這個事實。這種對死亡的接受,總會令我的眼眶產生一種轉瞬即逝的酸楚。
怪就怪在透過接受死亡,向死神認輸,他反倒取回一種折衷的主導權,也就是對死亡的主導權。
▍為自己做選擇,是展現意志
我愈來愈體認到,不管我們如何致力於減輕痛苦,讓多少病患免於接受心肺復甦術,「死亡」,在大部分時候仍舊無可避免地痛苦。這段路,每個人都只能自己走,藥物幫不了多少,家人幫不了多少,醫護幫不了多少,我們都是孤獨且殊途同歸的。
我無須花上太久便能理解自己並不能真正幫上末期病患多少,但我仍舊慶幸,我們有機會讓他們擁有選擇權。
鼻胃管對病,或者說對死,並沒有太大意義,但是個人的選擇,令苦難變得有所意義。此意義並非歷劫歸來、大團圓結局使往昔受的一切苦變得值得,亦非從諸多抉擇中擇道而棲,減少苦難,而是在於人生行將終結時,仍舊能選擇終結方式。
我慶幸病人在家屬面前簽下了同意書,免除日後當他昏迷時,家人必須為他做出選擇的重擔。為自己選擇是展現意志,不管最終結果為何,畢竟無怨無悔。為別人做選擇卻永遠艱難,結果也永遠會落下遺憾。
(圖片來源:pixabay)
我也慶幸一個家庭容許我們參與這個環節。一位將逝的家人立下遺囑,告知家人,自己希望如何處理人生的終點,我理解這是何等敏感、情緒化而不得不珍而重之的場合。對於願意讓我們以醫護人員身分在場參與儀式的家庭,我一直心存感激。
繼續閱讀:
1.
朱為民-安寧緩和療護:常見三大迷思
2.
別把「安樂死」掛在嘴邊,先想想......社會是怎麼對待痛苦與絕望的人?
更多《病床上的選擇權:一個年輕醫師對生命與人性的誠實反思》的文章:
安養院是婚姻的墳墓?夫妻之愛是...跌倒了,還願意牽手走下去
什麼才是最理想的離去方式?疾病或意外?
《
病床上的選擇權:一個年輕醫師對生命與人性的誠實反思》作者/穆琳
本文經寶瓶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穆琳
病人自主權利法
鼻胃管
病床上的選擇權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
昏迷不醒的植物人?人類強化了灰色地帶...
2
擊退血管裡的血液風暴! 「簡單生活七...
3
排毒與淨化:化療中及療程前後都要做的...
4
65歲以上當心 1年奪去1萬2千多條...
5
想來嗎?日本快閃「上錯菜餐廳」讓失智...
關於愛長照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登入
電子信箱
確認密碼
保持登入狀況
忘記密碼
取消
確 定
會員註冊
*
電子信箱
*
暱 稱
*
輸入密碼
*
確認密碼
我已詳細閱讀並接受
愛長照服務條款
及
隱私條款
取消
確 定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
取消
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