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國衛院研發新止痛藥,與嗎啡一樣強但不易便秘且更安全
癌末病人用嗎啡,用量經常是一直往上累積,很多人不小心多吃了一些,就發生呼吸抑制,非常危險。
元氣網
2020/11/30

心靈加油站
黑立言:放手道別,就是祝福
如何善終?全球都在學習的觀念改造 愛他,讓他好好走有些事,我們不敢想;有些話,我們不敢說。什麼是愛,什麼時候該對愛的人說再見? 治療的結果,是盡其所能讓他「活著」?還是只是延長死亡的痛苦過程?
天下雜誌
2020/09/20

長期照護
當我被約束2小時之後,我覺得我「不是人」......談談約束會帶來的身心壓力
儘管身體輕鬆了,我的心情卻開心不起來。我想到我年輕時照顧過的病人,他們有沒有被約束過?我有很認真地看待給他們的約束嗎?我有用盡一切努力讓他們不要被約束嗎?
朱為民 醫師
2020/06/14

病症知識
該積極治療嗎?醫師: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
元氣網
2020/04/15

長期照護
如果可以,讓醫師與護理師陪你回家好嗎?讓家成為最好的病房
工作時間彈性者還還能像林小姐一樣保有工作,但是有更多人面臨事業與家庭難以取捨時,遞出來的離職單上寫著的,不再只是「生涯規劃」,越來越多寫著「照顧年邁父母」
林治萱Maya
2018/11/14

社會資源
記住關鍵的一通電話:12支諮詢與服務專線整理
愛長照替大家彙整諮詢服務專線,朋友們記得分享出去,你現在用不到,說不定其他的親友很需要這些資訊喔!尤其遇上難關時,打通關鍵的電話,釋放內心壓力對照顧者而言,是再重要不過的事了。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5/09

心靈加油站
物質與精神都要「斷捨離」,是平靜邁向死亡的重要課題-《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某次回診時,病人跟我說:「醫生,我又多活了好些日子,結果,原本用不到的東西,現在又有需要了,實在很難拿捏啊。」某個層面來看,斷捨離的想法具有擺脫執著、精神獲得解放的意涵。病人在丟東丟西的過程中,心靈或許得到了解放,繼而影響到生理,使得餘命也跟著從疾病中解放出來,因而又延長了一些歲月。這是個令人玩味的現象。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追求「長生不老」還是「腎衰竭」?吃上一百副補藥,不如一個人靜臥修養
千百年來,科技進步了,醫藥發達了,民眾常識增加了;但是,當一切手術都回天乏術、所有藥物都枉然無效,不再對活著心存感激,而只是想快點結束一切時,如何放得下、看得開、斷得掉、能捨得,依然是每人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王竹語
2017/08/28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如何面對靈性困擾? -《預約。好好告別》
我把這樣的問題請教安寧的老師,他是這樣跟我說的:「當一個人的世界崩壞的時候,我們可以做的,其實就是幫他找到還剩下的那幾根柱子在哪裡。」
四塊玉文創
2017/07/29

心靈加油站
不是簽了名,就變成被醫療放棄的病人─被誤會的「安寧緩和意願書」《預約。好好告別》
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目前常見的末期狀況,例如:癌症末期、漸凍人末期,或是八種非癌症的疾病末期,都是需要兩位專科醫師認定的疾病狀態。
四塊玉文創
2017/07/27
心靈加油站
「早知道就……」給曾有這樣念頭的你:其實,你已經努力過了-《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若認真回頭看看那些令我們後悔的事件,會發現,當時自己並非真的什麼都沒做,也不是故意把事情搞砸;相反地,我們做的往往已是當下所能想到的最好的選擇,或是已從許多不好的選擇中,選出比較沒那麼糟糕的來執行。
寶瓶文化
2017/07/13

長期照護
醫療團隊到你家!不用出門,也能接受完整照護-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所提供的服務包含:「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療護」三照護階段,並依照患者的需要,提供服務與照護轉介。
劉德容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