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秀健保卡,6項「健康檢查」直接免費、衛福部研議設立老人專屬頻道、節目11/23【新聞彙整】
近年國人健康意識抬頭,除了勤練運動、重視飲食,各式健康檢查也成了大多數民眾的保養習慣,但就怕健康檢查要花一大筆錢嗎?國民健康署公布,為了確保國人健康,只要「持健保卡」就能免費進行健康檢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23

長期照護
照護費用平均減少46%?「照服員共聘制」衛福部推動住院友善照護
衛生福利部於106年委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稱家總)辦理「醫院推動住院病人友善照護模式輔導計畫」,全國有共34家通過「住院友善照護醫院」的輔導與表揚。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17

長期照護
跟著中風父親在各醫院流浪 照顧者的真情告白
「快來啊,你爸出事了!」凌晨三點,媽媽突然叫了起來,小西(化名)與哥哥嫂嫂從睡夢中驚醒,急忙趕到爸媽房間,看見媽媽正試著為73歲的父親放血,哥哥趕忙叫救護車,將已經失去意識的父親緊急送往醫院。
幸福熟齡
2018/10/10

新聞政策
長照服務員加薪!基本月薪三萬二、失智症患者情緒不穩?英養老院派機器狗秀秀05/04【新聞彙整】
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從今年六月起,全職照服員保障月薪三萬二,如果持有證照,再加薪一千,等於基本薪資從三萬三起跳;英養老院「坦波曼屋」(Templeman House)運用一隻叫「餅乾」(Biscuit)的機器狗,讓原本情緒不穩的失智症患者重新展露笑容。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5/04

長期照護
把長輩當朋友 25歲男性照服員收服阿嬤的心
你以為,協助老年人如廁、洗澡、換尿布的照顧服務員,一定是中年婦女嗎?在台北三峽,一位年僅25歲的男性照服員打破了大家的想像。這位大學畢業就踏入安養院擔任第一線照服員,而且是生物相關科系出身的大男孩,是機構中多位長輩天天依賴的「小暘」。
幸福熟齡
2018/04/22

長期照護
靠「悠悠食堂」及「自立支援」-南門日照中心打造出自我特色
南門日照中心有兩個很不一樣的地方,一個是團體課程「悠悠食堂」,另一個則是「自立支援」。
「悠悠食堂」是讓長輩們按照自己的能力,從撿菜、洗菜、煮菜、到販售,全都自己動手來。「自立支援」則是照服員在團康活動之外針對長輩的個別情況,訓練他們的肢體。
林曉盈
2018/04/17

新聞政策
清明連假哪看診健保APP告訴你、小綠人變大長輩過馬路更安全、雲林長輩顧小孩有補助4/06【新聞彙整】
5天的清明連假即將到來,健保署提醒,返鄉祭祖、外出踏青若不小心割傷、燙傷,不用急著跑大醫院,可以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點選「院所查詢」;新北市交通局為讓高齡者「行」得更安全,將中和中正區雙和醫院前的行人號誌燈加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06

長期照護
【王竹語專欄】為什麼生病只能去都市的大醫院?想在偏鄉終老,長照2.0要如何「因地制宜」?
長照2.0服務人數,從長照1.0的51萬1千餘人,增至73萬8千餘人,成長44%。卻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長照2.0的服務,比如偏鄉地區,資源及人力不足一直是難以突破的困境。
王竹語
2017/12/31

新聞政策
「照服員薪水3萬元若太少,就當做功德?」家總呼籲院長親自做看看
賴院長先前公開表示,照服員薪水少可當作功德的言論引不不小反彈,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秘書長,陳景寧就建議賴院長應該做「一日工作體驗」,親自體會照服員的工作窘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2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專訪「自立支援照顧」引進人林金立-零約束、零尿布、零臥床,養老院不再是有去無回的流放
過去很多養護機構,被形容成有去無回的「老人墳墓」。一張挨著一張的床上,躺著的都是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有的手腳還被約束帶綁在床緣的欄杆上,老人家臉上充滿著恐懼。而同仁仁愛之家的董事長林金立,為了打破一班養老院的約束,引進日本的自力支援照顧,重啟老人家的自理能力,打造一間沒有束縛充滿溫暖陪伴的養老院。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12/07

新聞政策
長輩過馬路有撇步、高齡者最需修繕服務、慢性病患領藥部分負擔提高、自立支援照護擴點12/8【新聞彙整】
歷年高雄設計節以提供年輕新銳設計師展現成果為主,今年另外加入「老+活 Live It Up」銀髮族元素,運用平面、插畫及影像設計,傳達樂觀正向的老年生活,展現銀髮族生活態度,讓長輩們成為設計展的主角,跨越年齡鴻溝,也能如《高年級實習生》般勇敢作夢,傳承經驗。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7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 老福聯盟秘書長吳淑惠專訪:想在地安老,要懂得利用「社區照顧」的4大資源
歐、美、日等國早已將長照資源的重心,從機構轉回社區與居家,台灣也不例外。從政府的「長照1.0」到「長照2.0」,都是以「在地老化」、「在家安老」做為重要目標。以下專訪老福聯盟秘書長吳淑惠,帶大家認識社區四大照顧資源,日照中心、家庭托顧、小規模多機能、團體家屋的區別。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