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喪偶

共有 23 則相關文章

社會資源
當另一半過世時,你可以來這裡找相關資源: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
依據內政部婚姻人口統計,105年底喪偶人口已逾130萬人,婚姻人口中有11%以上為喪偶家庭,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的成立,便是來關懷、陪伴喪偶家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11
長期照護
允許自己悲傷,別急著快點好起來:在失親的陷落中自我疼惜-諮商心理師 張璇
對於「失去」我們常常無能爲力,但在恢復期間,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即使失去的經歷已經改變了我們,不可能回到失落前的狀態,還是可以讓自己重新投入生活,包括找回規律的生活節奏、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18/01/02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老年喪偶不是一句「人都會死」就能帶過,長期悲痛會嚴重影響健康
喪偶者常常會覺得「配偶仍在身邊」、「彷彿還與我一起生活」,一句簡單的「人皆有死」安慰不了喪偶者,家人或摯友談論,朋友及親人的安慰支持;回憶與死者的美好過往,讓時間治癒在世者的傷痛。
王竹語
2017/12/26
樂活養生
我的晚年我做主!不靠孫兒,這些英國熟女們打造出自己的「慢活俱樂部」
在英國最近有了一個為 50 歲以上熟齡單身女性量身打造的「共居社區」New Ground,以 Co-housing 的概念,讓這些婆婆媽媽們住在一起互相照顧。「共居」的形式並不是與世隔絕的養老院或安養中心,因為社區的宗旨是以能夠「獨立自理」並能「互助共享」為概念,讓熟齡女性們能快樂、自由的享受老年生活。
女子學
2017/12/25
心靈加油站
失親之痛不會停息,但我們可以擁有平和寧靜-《悲傷練習》
喪慟不會井然有序地分階進展,也不是能慢慢忘記遠離的;它有自己的歷程、有自己的起伏。我們要努力想辦法處理自己的恐懼與痛苦,並且適應新版本的自我,也就是我們的「新常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0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長照人力不足,未來也可以老助老? 《百歲老人蹺家去》: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做別人的老師!
瑞典電影《百歲老人蹺家去》男主角艾倫在逃離老人院後,先後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的生命故事,他用自己百歲的智慧不但過得豁達,一路上也開導許多人,更運用自己製作炸藥的才華度過不少危機。也因此提供一個思考點:讓老人幫助老人,透過相似的生命歷程,帶來互助的成就感,甚至改善長照人力不足的問題,是否可行?
王竹語
2017/11/27
心靈加油站
理解落單父母的不安與失落感:即使是見面就吵架的夫婦,伴侶過世也會帶來很大的打擊-《爸媽落單時》
即使平常看起來感情不太好的夫妻,一旦伴侶先行離世,被留下的另一半還是會感到十分悲傷。不是只有稱為「形影不離」的夫妻才會覺得哀傷。無法把失去伴侶的哀傷告訴孩子,這是「不想讓孩子替我擔心」的想法。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子女和孫子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克服悲傷,從喪偶的失落感中振作起來-《爸媽落單時》
喪失伴侶的人或許會不斷的重複說「他竟然比我早走,這怎麼可能」、「要是那時候有○○的話,就不會......。」、「全都是我的錯」等。的確,要重複聽這些話是需要耐性的,而且可能會覺得刺耳。請這麼想:因為你是他的孩子,所以才會跟你說這些話的。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康健雜誌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協助喪偶老人走出哀傷陰影
喪偶團體最後一次活動時,我們提供每位長者一根蠟燭,請他們點燃後,藉著燭光向懷念的此生配偶告別。阿瓊阿嬤對兒女未讓她出席亡夫的喪禮一直很遺憾,只見她手持蠟燭,含淚向亡夫道別;告訴他自己在日照中心受到很好照顧,請他別記掛。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給每一位照顧者:如何走出悲傷,重獲生命的力量-《以愛之名說再見》讀後感
面對親密之人的死亡,坦白說,有時做多少心理準備,還是不夠,而且每一次都不夠。可是我們會了解自己的悲傷,允許自己度過療癒的歷程,更加珍惜人生,我們要對逝去之人持著敬意,他們帶給我們的生命禮物,有時正是當頭棒喝。
小虎文
2016/12/15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