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落單父母的不安與失落感:即使是見面就吵架的夫婦,伴侶過世也會帶來很大的打擊-《爸媽落單時》

理解落單父母的不安與失落感:即使是見面就吵架的夫婦,伴侶過世也會帶來很大的打擊-《爸媽落單時》

即使平常看起來感情不太好的夫妻,一旦伴侶先行離世,被留下的另一半還是會感到十分悲傷。不是只有稱為「形影不離」的夫妻才會覺得哀傷。無法把失去伴侶的哀傷告訴孩子,這是「不想讓孩子替我擔心」的想法。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瀏覽數 29,407




作者/河合千惠子

▍  不可以這麼說!

父母過世,對子女是非常大的衝擊,也因此想到落單父母是失去另一半的心情,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來安慰,還有該怎麼幫助他振作起來。

子女或許會認為「既然是面對自己的孩子,那麼心裡想什麼就應該直說」,事實上,父母很難說出真心話。

無法把失去伴侶的哀傷告訴孩子,這是「不想讓孩子替我擔心」的想法。

因此落單父母就難以說出:
● 我比較懷念以前的日子。
● 人生一點意思都沒有。
● 要是老伴還在的話......

這些想法是個人心情的問題,很難對孩子說出口。往往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觸動了敏感的心靈,眼淚不聽使喚的落下。

雖然外表看起來沒事,但還是要小心,別對心靈脆弱的落單父母說出以下這些話:


【讓人傷心的話】
✘ 你的年紀也很大了。
✘ 應該拿到很多遺產吧!
✘ 以後你就自由了。


【妨礙流露情感的話】
✘ 不可以哭喔!
✘ 不要再愁眉不展了。
✘ 不要後悔。


【硬是要對方接受現實的話】
✘既然人都已經死了,應該重新思考你的人生。
✘ 忘記過去,活在當下。
✘ 已經無法再見面了,這就是現實啊!

(摘錄自東京老人綜合研究所小冊子《面對死別悲傷手冊:你的家人、友人等最重要的人過世時》)

有些落單父母會說「感覺比較年輕」、「能夠更悠閒的享受剩下來的時間」以及「終於解脫了」,但請不要完全相信他們所說的。

 

(圖片來源:Photo by Jeremy Wong on Unsplash)

他們可能不是真心的,或者是故作平靜。也有可能是不想讓孩子看到自己悲傷的樣子,所以孩子可不能就此放心。不論是會表現出極度傷心的父母,還是看起來不太悲傷的父母,在安慰鼓勵時都需要特別注意。

如果是不想讓人看見他流淚的父母,那麼,營造出能讓他自然流露悲傷情感的氣氛,告訴他「想哭就哭吧」是很重要的。不必刻意排解他內心的悲傷,只要給他盡情流淚,釋放出心中悲傷的機會,讓他盡快接受現實。

如果是面對有同樣經驗的人,那麼或許會更願意敞開胸懷。

附近的鄰居或親戚中,要是有歷經過與伴侶的死別,但現在卻已經振作起來的人,或許能請父母跟他一起分享經驗。有一些集合了喪偶者的自助團體,大家可以相互扶持,分享內心的想法。




▍  落單父母面對的六種變化

除非是意外,否則父母不太可能一起過世,父親或母親總有一方,必須面對另一半的離世。雖然會很悲傷,但現實就是如此。

即便知道這是遲早的事,但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願意去想。父母本身因為不知道誰會先離世,所以可能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況下,變成孤獨一人。

而身為孩子的我們,雖然有預感那一天慢慢地接近,但會因為心中「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而錯失了事先準備的時機。

即使平常看起來感情不太好的夫妻,一旦伴侶先行離世,被留下的另一半還是會感到十分悲傷。不是只有稱為「形影不離」的夫妻才會覺得哀傷。

所以,你看到的是否只是表面上的父母關係呢?

 
喪偶
(圖片來源:pixta)



繼續閱讀:

1. 安慰親人或朋友的最佳禮物書—Sheryl Sandberg 的《OPTION B》

2. 當有人覺得厭世、寂寞,我常和他說:那就來栽種植物吧!



更多《爸媽落單時:居住.看護.心理.日常危機.醫療保險.「那一天」的準備(二版)》的文章:
 
 爸媽落單時
《爸媽落單時:居住.看護.心理.日常危機.醫療保險‧「那一天」的準備(二版)》作者/河合千惠子
本文經新自然主義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新自然主義

新自然主義

出版媒體

「新自然主義」從人的身心靈健康出發,追求對自然的尊重與學習,進而回歸到對本土既有智慧的認識與傳承,並尋求大自然與人的新平衡點。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