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康健雜誌

2017/08/22

瀏覽數 52,441



作者/ 林保寶

《一個人好好走:生命最後的另一種選擇》,很棒的一本書,特別是爸爸正在居家安寧,讀來特別切身之感。這是一位從事居家照護醫生川越厚寫的書,書中舉的都是實例,卻又是所有癌末病人及家屬都會一步一步遭遇的。
 
人的死法千萬種,卻也有跡可循。這本書幫忙我更如實面對爸爸迫近的死亡。
 

「末期癌症有三個特色,一,所剩時間非常短;二,約在死亡前十天到一週,體力會急遽衰弱;三,痛苦的緩和,非常重要。」
 
就書中的調查,末期癌症患者的剩餘時間,不到一個月。書中提醒,如果持續看診的醫生宣判「已經沒辦法了」,這時患者和家屬必須先將「自己所剩的時間極為短暫」銘記在心。回想起來,爸爸的醫生宣判他「沒辦法了」,是五月十九日的事了。
 
在口服藥物幾次副作用太強,媽媽先停掉口服藥物。爸爸同意住進安寧病房。在安寧病房住了三星期,回家一星期後,六月十九日深夜,呼吸困難,半夜急診,照X光後,發現腫瘤仍持續擴大。又住進安寧病房。李醫師便確定完全停止服用口服藥物,將來以居家
安寧照護為主。
 
居家照顧
(圖片來源:pixta)

說來,死亡對我們家已經很仁慈,讓我們有時間準備面對。李護理師傳Line 詢問媽媽明天下午一點半來家裡看爸爸。我要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早晨,阿姨來,送來許多蔬菜水果及牛肉,媽媽不喜歡阿姨來還帶很多東西。但阿姨是好心想幫媽媽買菜。「怎麼變這麼瘦,要多吃,」阿姨到房間看爸爸時說。距上次阿姨來也不過一星期。爸爸這一星期還是有胃口,但持續消瘦。
 
下午,媽媽打電話給耕莘醫院的恩泰禮儀公司,繼續詢問一些細節,要在聖堂或殯儀館禮堂舉行等。媽媽並不想爸爸過世後立刻將爸爸火化,她認為人死後還會有知覺。幫爸爸抽了幾次痰。
 
爸爸真是合作的病人,抽痰時雖有時表情痛苦,但都能忍住抽痰的不適。稍微鼓勵他放輕鬆,爸爸都能做到。
 
果汁或準備的餐點,問爸爸好不好吃,雖然已經沒力氣說話回答,還是會豎起拇指,讓我知道他說好吃。晚上,爸爸想喝汽水,媽媽下樓到全家買。我則煮了去年在宜蘭礁溪買的酸柑茶。想起還有東引的忍冬(金銀花),明天煮給爸爸消減體內的熱。

 
新鮮蔬果
(圖片來源:pixta)


推薦閱讀:
 
1. 朱為民-在家善終,很難嗎?出院回家前,你需要考慮的三件事情

2.在家裡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免費安寧療護輔具租借-蓮花基金會


更多《充滿祝福的告別》的文章:

   


《充滿祝福的告別:這段與生活同在的衰老病苦、死亡陪伴,是爸爸給的珍貴禮物,讓我看見生命本質如水清澈》作者/林保寶


本文經天下生活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康健雜誌

康健雜誌

健康資訊網站

《康健雜誌》創刊 1998 年,主題從醫療趨勢新知、健康飲食、休閒品味、心靈關係,延展到環境、公衛、政策等領域,期望每個人都能活得自在、愉快、健康,也希望能提升醫療環境、醫病關係,推動健康產業進步。 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增加,照顧需求迫切,《康健》也引介國、內外長照、醫療與活躍老化的新思維。製作專題包括「替父母選對托老所」、「最佳照顧服務員」、「熟齡照顧/就醫指南」、「照顧我們所愛的人」、「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翻轉百歲」等.......。我們希望陪伴讀者面對照顧的難題,也與台灣一同尋找迎接高齡化的解方。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