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肌少症

共有 68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骨鬆、肌少不上身 骨科醫師教您7步驟增肌健骨
李元甫醫師指出,這些老少皆宜的7個動作主要是以訓練核心肌群為目標,改善因長時間坐姿而缺乏的肌力,並兼具伸展、放鬆跟收縮等目的,每天都要做,一組10下,一天可做3組。
健康醫療網
2020/11/29
樂活養生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有1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約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歲之後會遭遇初次骨質疏鬆性骨折。若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1/5會1年內死亡。
健康醫療網
2020/10/16
樂活養生
想害人,就叫他每天坐著!從不良於行到趴趴走,必做這一件事
透過運動與運動醫學,不僅能提升每個人的生活品質,還能降低醫療資源的耗損。一樣是60、70歲的人,但有人長期進出醫院,有人卻在運動場上身手靈活、行動自如,關鍵就在運動。
早安健康
2020/07/17
樂活養生
比上健身房更有效 10分鐘有效練出好腿力
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增強式的肌力訓練,也是一個解決運動量不足的很好選擇喔!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0/06/06
樂活養生
對抗肌少症,請你這樣做!
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是阻力訓練和吃得營養健康。說到運動,大家一定會先想,適合老人的活動不就單純做做園藝或走走路,這樣可以預防肌少症嗎?老實說,這樣做可能效果比較有限。要鍛鍊肌肉,比較好的方式是「阻力訓練」。
照護線上
2019/12/04
樂活養生
蛋白質這樣吃!這樣算!一次圖表攻略(懶人包)
然而老年人的肌肉對低量的蛋白質、胺基酸反應更差,反而更需要多一點的蛋白質才能保持肌肉持續生成。也就是說,想要健康老化,避免肌少症,不僅要加強阻力型運動的訓練,同時也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長遠來說才能保持住肌肉的健康。
照護線上
2019/08/07
新聞政策
老人獨居6年暴增逾4成、青銀共居共餐與智慧裝置上線、照護者洗髮聚餐學抒壓8/5【新聞彙整】
為解決獨老宅問題,新北市府利用社會住宅推動「青銀共居」;北市府推出日間照顧、定點共餐等獨居老人服務;桃市推社宅政策戶及獨老緊急救援服務;中市府將全齡化共居生活納入共好社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8/07
樂活養生
有這些症狀,小心缺乏蛋白質!(懶人包)
肌少症是大家最近經常聽到的疾患,確實不錯,身體貯存蛋白質最多的地方就是肌肉。當身體缺乏蛋白質攝取後,會轉向這個肌肉銀行提取蛋白質,來維持其他身體的重要功能。
照護線上
2019/06/13
病症知識
吞一堆葡萄糖胺膝蓋還是痛?  關節痠痛要補的還有這些
游泳可以讓關節輕鬆活動、練習心肺功能,但是負重量不足,如果只靠游泳的運動不夠,最好還要再加上一些負重的重量訓練。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5/04
樂活養生
醫師:50歲後有這3特徵,失智症風險高2.57倍!
日本腦科學專家澤口俊之指出,一般中高齡者只要維持腿部肌肉量,就能夠有效刺激又稱為「抗老化荷爾蒙」的肌肉激素(Myokine)分泌,同時達到預防失智、控制三高,並改善骨質疏鬆的效果。
早安健康
2019/04/01
樂活養生
骨質疏鬆死亡率高達20%!骨科醫都吃這顆穩血糖顧骨質
許多人擔心堅果熱量過高,蔡凱宙醫師回應,重點不只是熱量,而是好的油脂進入身體後,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
早安健康
2018/12/15
樂活養生
家有銀髮長輩看過來,在家就能做的肌力訓練健康操(內有影片)
不論是健康期或衰弱期的長輩,運動的組合都是暖身>主要運動>暖身緩和。不要因為貪快或是想要立刻達到效果而偷懶。身體需要時間「開機」循序漸進的舒展是很重的,而且這樣才能培養長久且良好的運動習慣。
卡羅
2018/11/24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