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中風:破裂的不只是血管,而是幸福的家
中風疾病就好比是波濤巨浪,身體則像是岸邊的家園,一不留神美好家園就可能遭受侵襲。疾病損害身體的道理也是如此,健康狀況就好比是你的防波堤,飲食習慣、生活型態越好,防波堤也就築得越高,越能抵擋中風巨浪的侵襲。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09/25

病症知識
糖友當心!併發症才是無形殺手
糖尿病需透過各項身體檢查的數值去了解糖的健康狀況,再透過飲食、藥物、運動相互配合去改善血糖值,讓糖友的健康不要走下坡!
健康醫療網
2017/09/13

病症知識
「腳麻、手麻沒知覺,醫生我還有辦法救嗎?」了解病因,把神經救回來!
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很多,有些只有腳趾頭麻,有些則是又麻又刺痛,有些則會比較嚴重到,可能會半邊的腳都是無力的狀態。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而且又拖了一段時間才想要治療,要完全好的機會不大。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29

病症知識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周邊神經痛!
穿襪子、穿鞋子開始沒什麼感覺,對冷熱逐漸的不敏感,最後出現疼痛,連風吹到都會有刺痛的感覺,就是已經引發周邊神經痛。
曾經有病患因周邊神經痛無法入睡而導致長期失眠,連日常生活都嚴重影響,經過治療後,總算恢復到正常生活。
健談
2017/08/19

樂活養生
腸不好,全身都是病!日本腸療師1招排毒養腸
腸道菌群跟我們的身體運作,互動程度比你想像的要頻繁得多,我們甚至可以比喻,腸道菌群是身體器官的外包商。
腸道機能不佳,廢物排不出去,自然對身體造成影響!
早安健康
2017/08/12

病症知識
一到中年,只要每胖5公斤 這些疾病風險就會上升
「中年發福」,雖然是身體常態。但還是應該控制體重變化,增重的幅度,不宜超過肥胖門檻。以免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找上門,威脅健康。
健康醫療網
2017/07/24

病症知識
控制高血壓有撇步,利用「得舒飲食」六方法
得舒飲食是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所提出的控制高血壓建議,它強調攝取鉀、鎂、鈣及膳食纖維達到降低高血壓的效果。快來瞧瞧得舒飲食有什麼迷人魅力!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07/20

病症知識
失明、截肢,都是糖尿病併發症惹的禍!
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的糖尿病,其中有50%的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在臺灣醫界第五十二期的期刊中更提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更比一般人高出2-4倍,不僅容易造成血管、神經病變,更衍生許多嚴重的併發症。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07/20

樂活養生
做到這件事,一年多燃燒5公斤體脂肪、還能降血糖!
汪國麟醫師的著作《肥胖大逆襲》中指出,肌肉細胞能讓胰島素工作效率提升,甚至肌肉收縮本身,就能在沒有胰島素的狀態下促成葡萄糖吸收,對於胰島素敏感度不良的肥胖、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降低血糖的天然解方。
早安健康
2017/07/12

病症知識
【王竹語專欄】停止對失智症汙名化,民間團體呼籲「失智早篩」該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警覺已刻不容緩,已有民意代表和團體呼籲將「失智早篩」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對失智症患者而言,早期診斷能延後入住機構的時間,進而能減少長期照護的費用;以家屬立場來說,早期診斷有助於日後患者的生活品質。
王竹語
2017/06/28

病症知識
糖尿病友容易有低血糖?醫師教你認識低血糖
低血糖的狀況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且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嚴重。建議患者應留意自身警訊並隨身攜帶糖果、小點心等,以避免血糖過低。若身體處於低血糖的情況過久恐使大腦活動受到影響,輕則反應遲鈍、嚴重時可能變得昏迷、神智不清、甚至導致大腦受損,值得患者與家屬多加留意。
健談
2017/06/01

新聞政策
社福機構開58K求才、北市聯醫高雄長庚照護糖尿病腎病最棒、高齡駕駛換照新制5/26【新聞彙整】
因應長照2.0、高齡化 社福機構開58K求才
照護糖尿病腎病 北市聯醫、高雄長庚健保達標最棒
高齡駕駛換照新制 偏鄉長者恐出不了門
身障者買輔具 可列舉申報所得扣除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