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自由基會引發中風、心臟疾病、慢性發炎?50歲之後不可不知的「自由基」-《抗氧化物的奇蹟》
發炎是因為體內特定區域內自由基過量產生所引起。百分之三十的癌症要由發炎來負責,而其他很多的疾病即使並非都由發炎所引起,影響因子之一也是發炎。
原水文化
2019/01/03

長期照護
改善中風後痙攣的有效方法
治療師會建議的治療包括被動運動(由治療師幫忙放鬆痙攣的肌肉,預防關節攣縮)、主動運動(患者自己做治療師教導的運動)、注射肉毒桿菌及其他醫師建議用藥、電療+運動(利用電療協助放鬆痙攣的肌肉同時配合患者的主動動作訓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30

心靈加油站
「我不去抵抗強風,而是成為風的一部分」諮商心理師小鹿-中風病癒日記
發病的那一瞬間,不知道自己正在踏入的是什麼情況?到底有什麼在等待著自己?可能是感到暈眩而已,也可能像我一樣,眼睛失焦模糊,慢慢的身體開始傾斜,從頭痛站不穩到躺在地上開始嘔吐,說不出電話的數字。
小鹿的病癒日記
2018/12/24

樂活養生
比地中海飲食更防失智!神經內科醫:這樣吃效果才好
麥得飲食同樣強調攝取大量蔬菜及減少紅肉等,但額外提出十大健腦及五大NG食物。蔬菜類更強調「深綠色蔬菜」,因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花青素等,對腦部保健有益。
早安健康
2018/12/15

長期照護
中風後如何穿衣服呢?單手穿脫衣褲鞋襪全攻略
綁鞋帶是穿衣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動作,需要良好的手指精細動作技巧,可以的話當然是建議選擇黏扣帶、磁扣式的涼鞋或是布鞋(腳部肌肉控制不好,不建議穿拖鞋),但是有時候穿有鞋帶的鞋子還有外觀等因素。
職能治療師 吱吱復健
2018/11/26

病症知識
中風奪走十萬條人命 國健署推「臨微不亂」 提醒民眾中風警訊
國健署結合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源,共同推廣中風口訣FAST(FACE、ARM、SPEECH、TIME)的中文化:「臨微不亂」。讓民眾能夠方便記憶、判斷,在發現急性中風症狀時,能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09

病症知識
中風會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當心中風後的「血管性失智症」
「中風後確實可能發生血管性失智,中風患者失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三成,而且中風也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0/27

長期照護
跟著中風父親在各醫院流浪 照顧者的真情告白
「快來啊,你爸出事了!」凌晨三點,媽媽突然叫了起來,小西(化名)與哥哥嫂嫂從睡夢中驚醒,急忙趕到爸媽房間,看見媽媽正試著為73歲的父親放血,哥哥趕忙叫救護車,將已經失去意識的父親緊急送往醫院。
幸福熟齡
2018/10/10

病症知識
中風家屬注意!別讓患者自我封閉,當心引起「中風後憂鬱症」《把時間留給自己》
中風患者的心理層面卻常被忽略,例如憂鬱症。雖然在臨床上不太被注意,但有關「中風後憂鬱症」(poststroke depression)的研究其實非常多:大約有三成的中風病人會出現憂鬱症狀,在中風後三個月左右最容易發生。
寶瓶文化
2018/10/05

病症知識
動脈瘤害頭暈、頭痛?若破裂恐引發中風
腦動脈瘤就像血管吹氣球,是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輕者壓迫神經引發頭痛,嚴重會破裂出血造成腦中風,致死率達30%以上,有高血壓、高血脂的民眾,是潛在高危險群,需提高警覺。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9/20

長期照護
【中風復健】淺談肌肉張力、肌力、肌耐力的區別
肌耐力指的是肌肉長時間維持收縮或反覆出力的能力,它與肌肉供氧能力及能量代謝有關。肌耐力越好,身體越能持久地完成動作,不容易疲勞。
職能治療師 許世昌
2018/09/10

長期照護
中風復健,你可以這樣做:與患側對話
研究發現,運動員在受傷或術後待復原階段,透過心像練習,雖然沒有實際參與訓練,仍然可以像實際運動一樣,偵測到相同的生理反應。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