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奪走十萬條人命 國健署推「臨微不亂」 提醒民眾中風警訊

中風奪走十萬條人命 國健署推「臨微不亂」 提醒民眾中風警訊

國健署結合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源,共同推廣中風口訣FAST(FACE、ARM、SPEECH、TIME)的中文化:「臨微不亂」。讓民眾能夠方便記憶、判斷,在發現急性中風症狀時,能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09

瀏覽數 15,669



整理撰文/蘇凡

秋冬之際、早晚溫差大,大家有感覺到了嗎?隨著氣候的冷暖不定,其實正是腦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

國健署提醒民眾,如果覺得不舒服,請不要輕信網路上流傳的中風放血、吃香蕉皮等治療高血壓等偏方,以免造成血壓失控。如果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時,也不要因為症狀緩解了。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迅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這篇也推薦給你>>
什麼是小中風?重視五大徵兆 讓你免於中風

依據衛生福利部近10年來統計資料顯示,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2到第4順位,在106年,仍居於第4位,共奪走11,755條寶貴的性命!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且男性多於女性,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呢?
 
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國人一起關注這個全球性的議題,採行健康生活型態並做好
慢性病管理;記住中風口訣「臨微不亂」,提醒自己也幫助他人。

 
中風
(圖片來源:pexels)
 

▍臨微不亂四口訣

1. 「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ARM)。
2. 「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FACE)。
3. 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
4. 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腦中風防治攻略—慎防危險因子纏身
 
9成的腦中風,能透過危險因子的管理得而有效預防,快速的辨識急性腦中風症狀與就醫,掌握黃金治療3小時,更能大大降低腦中風死亡與失能殘障的風險。
       
腦中風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其造成的失能也增加個人與家庭的影響與負擔,而急性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腦中風類型,約占70-80%,患者若能於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將有效減少失能之後遺症。
 
因此國健署結合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源,共同推廣中風口訣FAST(FACE、ARM、SPEECH、TIME)的中文化:「臨微不亂」。

讓民眾能夠方便記憶、判斷,在發現急性中風症狀時,能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



根據美國心臟/中風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AHA/ASA)表示,腦中風雖好發於高齡者,但55歲以上的罹病風險,每10年以倍數增加,有家族病史應更加小心。

國健署鼓勵所有民眾一起實踐健康生活公約,擺脫危險因子糾纏:
 


慢性病管理

三高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約為一般民眾的2倍,務必遵從醫囑規律檢查與用藥,高血壓患者要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另,9%的腦中風與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 或其它心臟疾病有關,應尋求醫療專業建議或治療。


生活管理

戒菸、節酒、健康吃、規律動、控體重(BMI)、好睡眠,不僅讓人遠離腦中風的威脅,也是杜絕其他慢性病的通則,更是健康長壽的良方。
 
預防中風
(圖片來源:pexels)
 



繼續閱讀:
 
1. 【中風緊急救援整理篇】人人都要收藏的錦囊妙計
 
2.
有慢性病的人要多加注意「腦中風」有這些前兆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