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釔90體內放射治療為肝癌帶來新希望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主任陳怡如指出,肝癌是以肝功能、腫瘤大小、轉移與否決定治療的方法,早期肝癌是以手術治為主,小於三公分有機會使用射頻燒灼術;中、晚期可以做化療栓塞、釔90體內放射治療法、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1/21
病症知識
晚期肺癌治療的精準利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晚期肺癌的治療已不可同日而語,病人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治療藥物,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延長生命同時還可以保有生活品質。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1/17
病症知識
微創心臟瓣膜手術關鍵QA,二尖瓣逆流術前要知道!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我們的心臟瓣膜像閘門一樣,能夠隨著心跳適時開啟和關閉,幫助維持血液流動的方向。陳紹緯教授解釋,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開啟,讓血液無法順利通過,稱為瓣膜狹窄;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會造成血液逆流。心臟瓣膜狹窄或逆流可能影響心臟輸出量,並讓心臟功能漸漸惡化。
照護線上
2025/01/17
病症知識
最新十大癌症排行出爐!肺癌續居「癌王」之位 胰臟癌掉出排名為第11位
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比110年多了8,531人,在十大癌症排名中,肺癌續居首位。
健康醫療網
2025/01/16
病症知識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疼痛的影響是全面的,通常疼痛首先就引發患者日常的活動,像吃東西或者是出外的活動,或日常的工作受影響,此外,情緒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接下來當然是晚上的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這分別都是癌症疼痛容易引起的全身性的、其他的系統的影響。
照護線上
2025/01/15
病症知識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陳怡文醫師表示,大部分的生長激素過量分泌是由腦下垂體腺瘤引起,少數是由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異常分泌生長激素或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所導致。
照護線上
2025/01/14
病症知識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簡稱CSU)」是一種常見的免疫疾病,其發生率約為1%,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以20至40歲較為常見。根據統計,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1。
照護線上
2025/01/13
病症知識
罹肺癌別放棄!標靶治療助攻早期、晚期肺癌治療
根據臨床試驗,目前標準治療會建議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若為第1B到3A期別,術後需進行輔助型化療,再接續使用標靶藥,有望降低復發風險以達到延長整體存活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2025/01/10
病症知識
腹主動脈瘤如未爆彈! 從「這些」事做起關心家人健康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名患者因此喪命1,如果腹主動脈瘤直接破裂沒有血塊包覆,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即使破裂時有血塊包覆並送醫進行緊急手術,存活率也僅約5成。
健康醫療網
2025/01/09
病症知識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是源自各種神經內分泌細胞,很多器官都可能出現神經內分泌瘤。王照元教授解釋,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消化管可分成前腸、中腸、後腸,後腸會形成遠端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出現在這些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瘤稱為「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照護線上
2025/01/08
病症知識
高度持續性凝血因子防出血 血友病患職場不卡「關」
許多老年族群或是需久站的病友,因關節處受力較大或是退化,容易出血導致腫脹疼痛,若未接受預防性注射治療,恐造成關節受損,嚴重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
2025/01/07
病症知識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源自各種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細胞的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多個器官。陳佳宏醫師指出,由於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會分泌各式各樣的內分泌素,而導致不同的臨床症狀,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心悸、臉部潮紅、皮膚炎、潰瘍、氣喘等,但是也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
照護線上
2024/12/26
3 4 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