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骨刺害的?牙痛卻不是找牙醫?常被誤會的5種痛源怎麼分

坐骨神經痛是骨刺害的?牙痛卻不是找牙醫?常被誤會的5種痛源怎麼分

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當中,約有75%的人X光片中,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骨刺,但有些人骨刺看起來嚴重,也不一定會有症狀。骨刺通常發生在脊椎活動較大的地方,也就是頸椎及腰椎處會出現症狀,因長出來的骨頭壓迫到周圍組織或神經。

早安健康

2025/05/06

瀏覽數 1,018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唉喲,我腰酸腿麻,長骨刺(或是坐骨神經痛)!」這是我們常會聽到的說法,甚至有人認為它們是一樣的疾病。而臉頰突然感到疼痛,是否一定就是牙痛?事實上可能有4種情況,若是輕症,不一定非要就醫,在家就能自行解痛!

▍骨刺是正常結構,大部分無症狀

 

國泰綜合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陳世鴻提到,醫學上的認知常與民眾的說法不同。骨刺是指骨骼增生,屬於正常生理結構,只是小時候沒有,長大後才長出來,大部分人都有骨刺並且沒有症狀,民眾不要被名詞嚇到,以為是骨頭變形或結構受損。

 

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當中,約有75%的人X光片中,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骨刺,但有些人骨刺看起來嚴重,也不一定會有症狀。骨刺通常發生在脊椎活動較大的地方,也就是頸椎腰椎處會出現症狀,因長出來的骨頭壓迫到周圍組織或神經。

 

 

▍坐骨神經痛

 

「從屁股到腳的痛,都可稱為坐骨神經痛。」陳世鴻說坐骨神經是人體中最長的一條神經,當受到壓迫時,從腰、後背沿著到臀部,一直往下延伸到腳,會感受到疼痛、針刺、燒灼,嚴重時可能腳麻無力,無法走路、坐立難安,生活作息備受影響。

 

「每個人的神經不同,民眾也不必急著分辨是骨刺或坐骨神經痛。」陳世鴻認為這是兩個彼此大範圍重疊的名詞,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找出痛的原因。骨刺、坐骨神經痛不能劃上等號,有症狀不舒服就交給醫師判斷,至於該做哪些檢查,則視個案而定,除了理學、神經傳導檢查外,X光、超音波,甚至核磁共振等都能做輔助檢查。

 

陳世鴻以臨床上最常見的下背痛為例,它不只神經痛也常複合肌肉痛,有些人是以肌肉痛為主,理學檢查也有發現骨骼肌肉問題,通常只要把肌肉疼痛治好,便有可能神經痛也跟著好轉,身體用力狀況自然矯正好,疼痛也跟著消失。

 

 

▍顏面神經痛可能誤以為牙齒有狀況

 

顏面神經痛也是我們常聽見的神經痛之一,三叉神經是臉部感知疼痛的神經,診斷顏面疼痛會根據三叉神經三個分支所支配的區域,找出相對應的可能原因,及不同的治療方法。顏面疼痛常見有3種:

 

①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是支配臉部最重要的感覺神經,陳世鴻解釋,三叉神經是頭部的大神經之一,共有三條分支而稱為「三叉」,從上而下約略分布在前額、面頰及下巴。各分支將所管轄內的各種感覺傳到大腦,其中口腔內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出現在臉上的陣發性疼痛,發作前常無預兆,而是突然出現閃電樣短暫而劇烈的疼痛,讓人椎心刺骨。三叉神經痛經常發生在第二、三分支所支配的牙槽、牙齦區域,容易與牙痛混淆,而常被誤以為是牙齒問題,許多人牙齒被拔、抽神經後仍無法改善,最後才發現是三叉神經問題。

 

三叉神經痛發作時可能是一支也可能是兩支都出現,患者面頰、下顎或口腔內出現像針刺、刀割、被電到的劇烈疼痛,每次痛個幾秒鐘後,過後再次發作,一天可發作達數百次,只有在睡著後才不會發作。

 

 

②顳顎關節炎

 

除了三叉神經痛外,顳顎關節炎也是常見臉部痛的原因。顳顎關節負責嘴巴的開合,陳世鴻指出顳顎關節炎的特徵是吃飯時嘴巴一張開,臉頰就痛,主要成因是關節不當或過度使用,常見於磨牙、習慣以單側咀嚼硬食物、咬合不正;腫瘤、下顎關節外傷也會有所影響。

 

顳顎關節炎大部分是輕症,通常在數週內可自行痊癒,患者可透過減少說話、吃軟質食物、按摩熱敷等方式,合併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的使用,讓顳顎關節放鬆。

 

 

③疱疹後神經痛

 

帶狀疱疹是由潛伏在神經內的水痘病毒感染皮膚而導致,好發於老年人及免疫低下的人,但任何年紀的人都有可能得到帶狀疱疹,因此身上任何有感覺神經分佈的區域都有可能出現帶狀排列的水泡。最常出現在胸、腰,其次則是臉上的三叉神經區域,特別是眼支(第一支)要小心,有致命危險。

 

約有兩成患者,在疱疹過後仍持續疼痛,症狀長達數月或數年,這種情況稱為「疱疹後神經痛」。尖銳的刺痛感並不亞於上述的三叉神經痛。疱疹後神經痛不容易治療,需要同時服用多種神經痛或止痛藥物,合併針劑療法。

 

由於帶狀疱疹會復發,除了提高免疫力,建議高風險群可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發現疑似帶狀疱疹時,儘早就醫,接受抗病藥物治療可降低後續發生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
 

 

 

 

專家
陳世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疼痛中心主治醫師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5月號雜誌《疼痛自救術》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繼續閱讀:

 

1. 9旬嬤腳痛以為骨刺復發 竟是沾黏引起神經痛

 

2. 「退化性髖關節炎」9成患者是女性,40歲以後罹病人口激增-《 自己治好膝關節‧髖關節疼痛全圖解 》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