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中醫

共有 85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中醫不只治眩暈,還能減少一半的中風發生率!
每年台灣約有70萬人次的病人因眩暈到醫院求診,眩暈好發在38至72歲。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醫師,以全國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週邊型眩暈而住院的病患,探討眩暈患者有接受中醫治療及未接受中醫治療,長期追蹤15年,發現未接受中醫治療的眩暈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25.71%。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2/10
樂活養生
打嗝不停怎麼辦?2穴位輕鬆按立即止嗝
一直打嗝可以按壓鳩尾穴;想改善臉部浮腫就找「翳風穴」。按摩身體力道可重,但按摩臉部就要輕輕的喔~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養好心,防百病!中醫:握拳操+1湯方養心通氣血
俗語說「百病皆由心生」,這裡的「病」包含所有身心失調所造成的不適。中醫不僅擅長調理疾病,更講求要防於未病,這種養生觀的最高境界,就是養心。養好心,暢通全身氣血循環,讓血流不淤不滯,五臟六腑順利運作,並且常保情緒平和,,健康自然不再出亂子!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一支吹風機就能通氣血,還能改善高血壓、久咳、經痛
吹風機溫灸術指的就是用吹風機溫熱穴位,,使用吹風機可以溫熱較大的範圍,只要吹風機的溫風有吹到穴道的周遭,對於該處穴位就能有效產生溫熱效果。曲池、少海穴降血壓;定喘、氣海對咳嗽有幫助,而經痛就吹關元穴!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你的「心」情好不好?中醫教你3點一看就知道
俗話說「相由心生」,中醫看診的「望聞問切」中的「望診」就是透過你身體顯現的狀態來判斷健康情形喔!看臉色、看舌頭、看指甲,只要看這三個地方,就能初步瞭解你心血管的健康狀況~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晚上一點到三點是「肝臟」時段,養肝排毒除了熟睡別無他法-《掌握身體語言,破解身體密碼》
對肝臟來說,最好的營養就是「無意識狀態」,也就是深度睡眠。大家都知道肝臟擁有再生能力。肝臟進行自我修復最旺盛的時候,就是凌晨一點到三點。此時,肝臟最需要好的睡眠。只有顯在意識歇息、潛意識動起來時,肝臟才能大大發揮實力。
新自然主義
2017/11/26
樂活養生
如何養身、養心及食養-銀髮族的養生之道
養生其實很簡單,只要注意三件事:養身、養心、食養,你都做到了嗎?
健談
2017/11/19
樂活養生
中醫經絡-12時辰各器官排毒時間總整理!
中醫觀念裡,12時辰和五臟六腑及經絡密切相關,每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臟腑值班,譬如子時走膽經,此時最適合睡覺;或是辰時走胃經,適合按摩腹部與進食。
健談
2017/11/19
樂活養生
急性神經炎全身癱瘓 中西醫合治重返工作
莊佳穎中醫師指出,陳先生長期睡眠不足,曾持續1、2個月,天天15、16小時埋首電腦工作,瘋狂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中醫所謂「虛火亢奮」的病徵體質,代表神經系統被病毒攻擊,給予祛風邪中藥改善病情,搭配歐宗益中醫師針灸介入,促進神經修復。
健康醫療網
2017/11/19
樂活養生
你需要進補嗎?這群人越補越糟
胃潰瘍、子宮肌瘤的患者隨意聽信偏方進補,有可能加劇自身症狀!除了「虛不受補」的原則,每個人的體質對應到的進補方式都不同,請醫定要和值得信任的中醫師詢問過,身體才不會越補越遭。
健康醫療網
2017/11/18
病症知識
失智看哪一科?患者最愛看中醫
廖姓病患擔任扶輪社社員33年,幾乎拿「全勤獎」,但今年開完攝護腺手術後,性情丕變,拒絕就醫,經家屬安排,以為要看中醫就欣然接受,在中山附醫中醫部接受扎針、遠紅外線熱敷等治療,也接受周希諴問診,在治療後腰可挺直、精神變好,恢復「社長」威嚴,小碎步也改善。
元氣網
2017/11/18
樂活養生
秋季養生有撇步 乾癢、乾咳不上門
秋季燥氣當令,易使人罹患燥病,肺為嬌臟,燥邪易傷肺,肺失津液潤養,則宣發和肅降的調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乾咳少痰、口鼻乾燥等症狀發生;又肺外合皮毛,若肺失滋養,也會出現外部器官皮毛乾燥的症狀,如:皮膚乾燥、毛髮枯燥等。
健康醫療網
2017/10/10
4 5 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