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胸悶、暈眩恐是心臟病前兆 醫師教你這樣護心
國健署106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共奪走超過2萬條寶貴的生命,高居所有死因第2位。
幸福熟齡
2019/02/28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病症知識
糖尿病足險截肢!醫:手腳麻痛要當心
提醒糖尿病患者,必須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避免造成併發症相關的危險因素。如果早期發現手腳麻木、腫脹、疼痛,代表血管硬化阻塞,可就醫檢查血管有無疏通,防止演變成糖尿病足及壞死性筋膜炎。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29

樂活養生
真的有便秘嗎?為了避免便秘產生後遺症,培養每天排便習慣
上廁所一定要固定時間!但很多人因為忙碌,早上刷牙洗臉完就趕著出門。其實早上起床後半小時,是全身機能開始甦醒的時候,腸道蠕動在這個時間也是最強烈,應該要給自己預留時間,起床馬上喝水。喝完水,差不多等半小時腸子就開始動了。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4/13

病症知識
巴金森氏症病患注意!四成病患容易發生「失智」症狀
醫界臨床研究發現,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症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本來的行動障礙,已經造成照顧上的困難,如果又併發失智症對患者更是雙重打擊。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3/22

病症知識
醫療科技造福糖尿病友!「智抗糖」落實血糖管理
糖尿病如果沒有控制好,可能會併發許多相關疾病。因此要如何及早發現血糖異常,並且控制血糖的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看準這樣的醫療市場具有發展性,國內外都有許多新創團體紛紛投入研發,希望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19

病症知識
春節出遊暈車掃興 這4大族群格外注意
內耳神經、中樞神經系統不協調症患者、年長者、幼童以及睡眠不足或生理狀況虛弱者等族群最容易暈車,過年過節全家開心出遊,出發前一天充足休息、保持良好健康狀態,就能有效預防暈車喔!
健康傳媒
2018/02/16

病症知識
天冷吃鍋陷阱多 不節制血糖恐超標
國人吃火鍋首重湯底,種類相當多,但不管哪一種,只要放進食材,煮了之後,清湯都變濃湯,熱量驚人,如果是麻辣鍋湯頭,熱量更是破表。對於火鍋隱藏的許多陷阱,民眾千萬別誤踩地雷,以免帶給身體過多的負擔,損害自身健康。
健康傳媒
2018/02/06

病症知識
56歲女視力模糊 一查血管年齡竟90歲
熟年女性要注意!心血管及婦科相關疾病容易在更年期報到,尤其若有三高、肥胖或家族病史等高風險因子的女性,更應該定期健康檢查,愛護自己的身體~
元氣網
2018/01/23

社會資源
快分享給親友,四十歲以上免費健檢你做了沒?
國民健康署特別提供40歲到64歲的民眾,提供每3年補助1次的健康檢查。但很多民眾,因為忙於工作,或者習慣忽略身體狀況,導致使用率偏低。實在很可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19

新聞政策
【王竹語專欄】想在偏鄉終老到底行不行?遠距醫療/照護開啟長照新契機
城鄉醫療差距到底有多大?舉例來說:雙北醫院與診所有將近6000間,而幅員遼闊的屏東縣加上花蓮縣,卻不到600間。將近十倍的差異,讓人不禁想問:「偏鄉的患者、長者,想在自己的故鄉終老到底行不行?」
王竹語
2018/01/09

病症知識
【中風緊急救援整理篇】人人都要收藏的錦囊妙計
從中風到要恢復健康,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只是一個家庭的事,唯有社會連結成一個緊密互相支持的網絡,從中風前的預防,到中風後的復健,一起對抗它!全民平安保健康,對國家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