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我不是孝順,我是,愛你-《解開照護枷鎖》
傳統的孝順裡面有太多「應該、必須、不得不」的壓力,如果不這麼做就容易被旁人投以不孝的眼光,就算沒有旁人的評價眼光,自己的內心也不時會冒出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否不孝、是否有點自私。
四塊玉文創
2019/10/20

心靈加油站
尊重父母愛你的方式,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你可以不要做的8件事-《情緒寄生》
不要輕易看不起他愛你的方式。這可能是他唯一學會的愛人方式。當然,你絕對有機會用更了不起的方式去愛他。
遠流出版社
2018/11/24

心靈加油站
不要用親情綁架子女,尤其是媳婦,她不欠你什麼-《做個不麻煩的老人》
父母子女間的緣分有多長、多好,每個人的福報不同,有忤逆不孝的子女,也有貼心孝順的,在分開之前大家能和平共處,日後還能噓寒問暖便已是功德圓滿。
原水文化
2018/09/19

心靈加油站
用「糖」治療 天邊孝子症候群
我們對所有「有付出的人」的人都要給予肯定,但也要協助他們解除「內疚」,他們才不會不理性的把「內疚」轉換成對醫療人員的挑剔與不滿。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29

心靈加油站
理解落單父母的不安與失落感:即使是見面就吵架的夫婦,伴侶過世也會帶來很大的打擊-《爸媽落單時》
即使平常看起來感情不太好的夫妻,一旦伴侶先行離世,被留下的另一半還是會感到十分悲傷。不是只有稱為「形影不離」的夫妻才會覺得哀傷。無法把失去伴侶的哀傷告訴孩子,這是「不想讓孩子替我擔心」的想法。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子女和孫子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如何幫助落單父母克服悲傷,從喪偶的失落感中振作起來-《爸媽落單時》
喪失伴侶的人或許會不斷的重複說「他竟然比我早走,這怎麼可能」、「要是那時候有○○的話,就不會......。」、「全都是我的錯」等。的確,要重複聽這些話是需要耐性的,而且可能會覺得刺耳。請這麼想:因為你是他的孩子,所以才會跟你說這些話的。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我現在照顧父母,我不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承受照護之苦-《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照護自己的雙親直到最後,輪到自己需要照護的時候,卻不願給子女添麻煩」,這樣的雙重標準可說是深入許多父母的骨髓。照護就是如此嚴酷的一件事。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我真的受夠了,可是我不做誰做呢?」照顧者千萬別獨自承擔,萬一連你也倒下了呢?-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在過去的年代裡,相對地更重視血緣家人關係-「把父母給別人照顧,就是不孝」;親友鄰里間的關係也當相緊密-「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在這樣的背景下,照顧者常常會超過負荷的來照顧與付出家人,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2017/09/30

心靈加油站
即使微不足道,那也是愛:想念母親-《100歲的我,人生不勉強》
雖說幫得上忙,但不一定是要很重大的事情。佛教中有一種布施叫做「和顏施」。也就是,「以溫暖的微笑面對他人,就能對他人幫上忙」的教誨。即使只是撼動對方零點一公分的程度,也是很出色的「貢獻」。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7/09/30

心靈加油站
不管說什麼,她最後的一句話就是:「你快來看我!」-《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原來在父母的眼裡,子女是他們最後的依靠,只有子女能讓他們安心。阿娥說:「雖然我也很用心陪伴爺爺奶奶,但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女,就是不一樣。」
四塊玉文創
2017/08/28

心靈加油站
你是家庭照顧中的「三明治族」嗎?淺談照顧家庭間的孝順與關係平衡-諮商心理師 張璇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
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一旦迷失了自己,其他的關係也會受到傷害。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17/08/24

心靈加油站
心理師給照顧者的暖心文:拿掉孝順的枷鎖,不想和解時,不用勉強自己-諮商心理師 艾彼
過早的放下、和解,如果只是抱持著壓抑「想父母被愛卻失落」的情緒,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我說的療癒,只意味著,我知道母親對我帶來的影響,我知道母親有很多不完全,也知道母親的不完全來自於她自己的困難,我們之間就是錯過了。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