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運動

共有 145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給準備退休的你,想要身體健康、對抗老化,來跳舞吧!-《99招運動,克服老化對你的影響》
跳舞能培養多樣化的能力,包括創意、記憶力、心血管耐力、力氣以及節奏感,所以對於對抗老化也非常有幫助。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7/07/29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修女研究」揭發不失智的秘密 關鍵其實只有一個
即便吃得少,營養也夠,對於想健康長壽的人來說,還是不夠。美國神經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期刊的研究發現:不動腦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比常動腦的人多三倍。 不但要吃得少,還要吃得對;不但要吃得對,還要動得勤,包括動腦。
王竹語
2017/07/26
樂活養生
重啟身體排濕機能!運動注意1件事,有效發汗排濕氣
有些人的濕性體質是表現在皮膚有濕疹,剛開始運動排汗的時候,汗液會比較酸、裡面的成分會誘發它更癢,但是汗還是要代謝出來,不能因為癢而不去運動。建議準備一條乾淨的毛巾, 一流汗就馬上擦乾,這樣可以幫助緩解流汗的不適。
早安健康
2017/06/09
樂活養生
1年半抗癌成功!李開復靠走路消滅癌細胞
李開復指出,合適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彈性、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心情愉快。醫生建議除了走路,還要常走上下坡,達到至少十分鐘的劇烈心跳,等到快喘不過氣來,再放鬆慢慢走。身體動起來,生命的活水也跟著動起來了。
早安健康
2017/04/07
樂活養生
長假後喝杯消脂茶 跟肥肉說BYE BYE
中醫師也提醒,如果真的想減肥,不是單靠喝消脂茶就有效,還需要搭配適度的運動,才能事半功倍唷!
養生小金孫
2017/02/07
樂活養生
天氣寒冷,給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者的「運動注意事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建議家中有早晨有出門運動習慣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寒流來襲期間,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2/27
長期照護
癱瘓或長期臥床者該怎麼運動?
對於癱瘓或長期臥床的病人,為了維持關節及軟組織的活動性,減少肌肉關節攣縮,以及促進血液循環,需由他人或機械協助其被動運動。(包含了被動關節活動與軟組織按摩)
翻轉醫療
2016/11/28
樂活養生
近8成民眾對健康狀態沒信心!上班族竟比退休族還虛?
調查指出,原本應是年富力壯的中壯年上班族對健康最沒信心,以22%墊底;反觀退休族最有自信,以39%居冠,顯示在經濟與時間較有餘裕的情況下,退休族已成為社會的健康行動派,為身體健康做足了準備!
早安健康
2016/09/23
樂活養生
漏尿好尷尬......該怎麼辦才好?女性必學的重要運動
由於尿失禁主要是骨盆腔肌肉無法自我控制,故首先要改善的就是加強骨盆腔肌肉的運動,正確的收縮骨盆底肌,簡單來說就是-加強肛門周圍、陰道口、及尿道口的肌肉緊縮練習。   以下介紹幾種骨盆底肌運動,進行練習前請先排空膀胱,並穿著寬鬆舒適的褲子。
趙光鹽
2016/09/17
病症知識
怕老人受傷不敢動?越不動、病越多!預防肌少症有絕招
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肌少症患者也可以躺臥,進行橋式,把屁股和身體往上挺高,加強腹部、大腿等核心肌群,也可以進行空中踩腳踏車的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肌少症,對於骨質強化及退化性關節炎都有改善作用。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6/08/25
樂活養生
「運動一小時,延壽一小時」老人運動好處多多
老年人的體能狀況從60 歲開始,每年退化速率大約是36%。如果平常的活動量不足,又無規律運動的習慣,這將會是造成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發生的重要關鍵因素。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樂活養生
【要活就要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
從事運動時,以安全為第一考量,要在光線充足的場所,避免不平整或濕滑的平面,不要過度伸展或過度彎曲肢體關節,並隨時注意主觀的症狀(例如:疼痛、頭暈)及客觀的徵兆(例如:心跳率、血壓)。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11 12 1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