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困難沒食慾...專家教「照護必學5招」好咬好吞
                                當高齡長輩每日三餐面臨咬不動、吞不下、常嗆咳時,吃東西或喝水不再是享受,反而是一件辛苦的事,不僅要避免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死亡。
                                Uho優活健康網
                                    
                                    2022/04/30
                                
                                    長期照護
                                每天備餐傷腦筋?搞定銀髮餐食看這篇(內有日本介護食品介紹)
                                每天費盡心思,把食物打成泥糊幫助吞嚥,但是對比餐桌上家人的菜色,反而降低了長輩的食慾?真的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1/10/27
                                
                                    樂活養生
                                年後甩肉不顯老 營養師:掌握每餐「半211」
                                年後採取每餐「半211」飲食法,避免身材走樣、維持健康。 圖/pixabay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1/02/23
                                
                                    長期照護
                                長輩食慾總不好?掌握3關鍵:色香味、喜好、氣氛-《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
                                罹患失智症後,進食中樞所在的下視丘的機能容易衰退。
                                如果出版
                                    
                                    2021/01/25
                                
                                    長期照護
                                【餵食技巧圖解】長輩嘴巴閉緊緊、從患側流出食物?2大困擾有解-《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
                                由於患側的動作及知覺會降低,使得口腔內的食物容易殘留於患側。因此,要調整個案姿勢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協助口唇緊閉,並以健側進行後送。
                                如果出版
                                    
                                    2021/01/25
                                長期照護
                                【餵食技巧圖解】湯匙挑選要點和使用技巧、進食份量和速度-《咀嚼吞嚥困難多職類整合照護全書》
                                一口的量若過少,口腔內的知覺和味覺會降低,會延遲開啟舌頭後送動作及吞嚥反射的時間。
                                如果出版
                                    
                                    2021/01/25
                                長期照護
                                心疼長輩咬不動,許多美食只能拒於門外嗎?專為銀髮長者設計的友善食品,讓長者吃的營養又幸福!
                                「Eatender」為銀髮友善食品專屬標誌,以建立長者友善餐食環境的理念出發,期望成為悉心守望飲食友善的守門員,為長輩提供實惠、貼心設計、便利且營養美味的飲食選擇,不僅照顧長輩,更讓全家人能輕鬆享受美食的全齡適用新市場,創造「與你同在的好時光」。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0/12/11
                                
                                    長期照護
                                牙口不好不用愁 小港醫院介護食吃得到幸福感
                                神經科醫師謝升文表示,一些中風或巴金森症病友,也常有吞嚥困難情形,「介護食」因易入口,可以補足營養。
                                元氣網
                                    
                                    2020/11/30
                                
                                    新聞政策
                                長輩餐食選購一大指標!「質地友善性標示」溫馨啟動
                                今年特針對特定長者飲食需求,推動包裝食品質地分級而啟動「質地友善性標示」,以協助消費者選購辨識,購得質地適合的餐食產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11/25
                                
                                    樂活養生
                                每天認真刷牙 為什麼還會得牙周病?
                                曾出版《35歲開始,牙齒決定你的後半生》的日本失智症專家、醫療法人Brain Group理事長長谷川嘉哉,就提倡每天早、中、晚3次「舌頭運動」,增加唾液分泌,減少口中的細菌,也刺激肌肉訓練。
                                天下雜誌
                                    
                                    2020/06/18
                                
                                    病症知識
                                牙痛、下巴痠麻,顳顎關節障礙作祟 醫師有解「針」厲害!
                                顳顎關節位於耳朵前方,左右側各一處的關節,下顎骨將兩個關節連結在一起,所以當嘴巴開合時,兩個顳顎關節也會同步活動。
                                健康醫療網
                                    
                                    2020/03/31
                                
                                    樂活養生
                                虛弱、營養失衡、照顧問題多 補充「這些營養」超重要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突破350萬人,約佔台灣人口數的15%,推估115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因感覺功能變差,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腸胃消化功能漸弱等情況,容易衍生營養不良問題。
                                健康醫療網
                                    
                                    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