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緩和乳癌患者化療副作用 中醫實證有一套
中醫加入高雄長庚乳癌團隊已屆五年,這段期間除了臨床療效獲得肯定外,也陸續發表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團隊堅信實證研究是各領域溝通的共同語言,除了能讓中西醫合作更密切,兼容並蓄,更能確保患者的福祉。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6/16

病症知識
轉移性肺癌治療大不同 基因檢測是利器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目前肺癌治療是依據細胞型態、基因檢測跟免疫染色結果,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及方法,達到疾病控制的目的。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5/25

病症知識
破解基因型態 精準打擊卵巢癌
初診斷卵巢癌的病患手術後,根據最新治療指引,建議應考慮做基因檢測,如果是屬於HRD族群的病患,化療完成後可以使用 PARP 抑制劑繼續進行維持性治療2-3年,沒有基因突變的族群則可以考慮化療後使用其他方式作維持性藥物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5/24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70%長在左側 左右治療策略大不同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一名,你知道大腸直腸癌比較容易發生在左側還是右側嗎?答案是:約有70%長在左側。雖然都是大腸直腸癌,左右側的治療方法大不同,以沒有突變RAS基因,也就是野生型的晚期大腸直腸癌來說,左側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療效顯著;右側則直接使用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採取最佳治療策略,有更大的勝算。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2

病症知識
終於盼到標靶生物相似藥 乳癌病人減輕經濟負擔
乳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每年新增約1萬4千多名病人,其中每4人約有1人是HER2陽性。HER2的標靶藥物療效佳,但是費用十分昂貴,很多病人花光積蓄還是無法支付龐大的醫藥費。目前已有和原廠標靶藥療效相同的「生物相似藥」,費用約少了二至三成,可以減輕病人經濟壓力。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1

病症知識
精準打擊大腸直腸癌 關鍵基因不可不知
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一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基因,精準使用抗癌武器,甚至連原本無法開刀病人還有痊癒的機會,病人千萬不要失去信心。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0

病症知識
對戰膀胱癌,治療新戰術報給你知
尿路可分為上尿路和下尿路,國外的尿路上皮癌,九成是發生在下尿路的膀胱,上尿路的腎盂和輸尿管的發生率很低。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8/10

病症知識
罕見肺癌MET基因突變 掌握黃金治療關鍵
楊宗穎主任說,MET基因突變的病人平均年齡約70歲,以女性稍多,由於它具侵犯性、病程進展相當快,化療效果不佳,甚至對免疫治療藥物也沒有很好的療效。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8/09

病症知識
三陰性乳癌治療新選擇:免疫治療
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受體(ER)、黃體素受體(PR)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這三個重要指標都是陰性。乳癌中約有15%的病人是三陰性乳癌。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8/08

病症知識
基因檢測新利器,對症下藥抗罕見肺癌
台北榮總胸腔部 陳育民部長指出,肺腺癌已找到一些特定基因突變,約65%的患者有驅動基因突變。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7/03

病症知識
迎戰晚期頭頸癌 免疫治療新助力
頭頸癌是頭頸部的構造出現的癌病變,根據癌症登記報告,發生率以口腔癌、約佔65%最多,其次是口咽癌約佔20%,再來是下咽癌約佔15%以及喉癌 。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7/03

病症知識
治療拖不得!「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惡性度高!
淋巴癌常見的六大症狀有燒、腫、癢、汗、咳、瘦。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