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鳳專欄】怎麼裝修?人生不能只剩一輛車,想要在宅養老,要如何提前準備?(下)

【朱國鳳專欄】怎麼裝修?人生不能只剩一輛車,想要在宅養老,要如何提前準備?(下)

自家要為老人需求做改裝時,還可參考營建署訂定的「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譬如「浴廁出入口門檻高度在2公分以下」;「門扇應採外開式推門或橫拉門」,一但有緊急救援需求時,就能由外面拆卸門板快速救援。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25

瀏覽數 38,763



家母已經高齡85歲,幾年前還沒有聘僱外籍看護時,嫁到中部去的大姊,常常想要接她去住。但是母親住沒幾天,就吵著要回臺北,姊夫與姐姐都把她照顧得很好,他們夫妻倆不解,母親為何待不住?
 

(圖片來源:Pixabay)

 
後來母親偷偷告訴我,原來是「怕鬼、也怕小偷」。姐姐家是透天厝,全家都睡二樓,因為母親上下樓不方便,姐姐安排母親睡一樓的客房。鄉下入夜後四周非常的寂靜,而空蕩蕩的一樓,只有母親一人。膽子小的母親,在姊姊家一直睡得很不安穩。
 
如果姊姊家有裝一種電動式的「樓梯升降椅」,讓自己爬不動、又不想勞煩姊夫揹的母親,就可以輕鬆上下樓,在夜間要就寢時,就能睡在二樓客房中,也許母親就會願意多住個十天、半個月的。

 
顯然為老人設想的住宅,有很多規畫眉角,但是他(她)們不會輕易說出口,想要讓老人家、或是讓我們自己老後住得舒服,從老人家的需求出發,是最好的方向。
 
坊間的銀髮設備琳瑯滿目,那些買來就能直接使用的設備、輔具,不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例如擔心防滑止摔,可以裝設在牆壁的扶手等。
 
本文思考的是,有哪些銀髮族的居住需求,需要到敲磚動牆?因為只要動到「土水」(台語發音),費用都不低,如果能夠預先規劃,就能用最小的代價,讓老人家住得舒服又安全。


*以下僅針對自宅內專有空間,集合住宅共有空間部分,因牽涉其他所有權人,不在本文探討範圍。
 

(圖片來源:photo AC)


 
✔重點1:如廁需求
 
我有一位好友的母親高齡快90歲了,我們經常會交換老人照護經。有一晚,好友母親半夜起身想要如廁,來不及「蹭」到洗手間,就尿在褲子上了。這對手腳仍然靈活的年輕人,是很難想像的。
 
年輕人可以一夜到天明,老人卻是「一夜多次郎」,要起床好幾趟,不管男女,都已經是「量」小非君子了。

而且很多老人,不喜歡「包大人」,也不喜歡床旁邊放著便溺設備,不管它是簡易型、還是設計的像是輪椅、或是家具等等,很多老人就是習慣到洗手間如廁。
 
因此老人臥房裡,最好要有衛浴間,可以讓老人只要「一步之遙」,而不是「咫尺天涯」。




更重要的是,規劃之初,就要考慮方便輪椅進出,包括衛浴間的門寬,與衛浴間的門檻高度,就能減少日後的敲敲打打。
 
自家要為老人需求做改裝時,還可參考營建署訂定的「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譬如「浴廁出入口門檻高度在2公分以下」;「門扇應採外開式推門或橫拉門」,一但有緊急救援需求時,就能由外面拆卸門板快速救援。

 
特別是最容易發生摔倒意外的浴廁,能夠預先裝設緊急求救通報按鈕、拉鈴等。甚至是採取防火構造,方便作為就地避難場所,都值得預先列入參考。
 

(圖片來源:pixabay)


 
✔重點2:沐浴需求
 
泡澡,有助於血液循環。但是跨進浴缸、在浴缸起身,這麼簡單的動作,對手腳機能嚴重退化的老人家,卻是相當艱難。於是有的老人家乾脆放棄泡澡,僱工將浴缸敲掉,用古早式的大洗澡盆舀水沖澡。
 
我在銀髮用品展看到很多幫助高齡或身障人士泡澡的設計,譬如浴缸起身椅,可安裝在家裡現成的浴缸上,老人家先坐在一種可旋轉的座椅,然後再將臀部挪到可在浴缸內升降的坐墊上,用控制器指揮坐墊升降,不需要靠外力攙扶,自己就能享受泡澡。
 
還有一種可開門的坐式浴缸,方便老人家坐進浴缸,再把浴缸門關起來放水,雖然無法像傳統的長型浴缸,可以全身泡在水裡,但是這種坐式浴缸,相對安全。
 
這種特殊設計的浴缸,售價大約8~10萬元,如果在裝修老人住宅時,可以預先規劃,就不用再花一筆錢,敲掉原有的浴缸了。
 
不管是跨進浴缸、還是坐進浴缸,代表老人家還有一定的行動機能。在設計老人住宅時,最好能再想得更前瞻,就是當老人家退化到長期臥床時,沐浴需求要如何滿足?
 
中南部有一個宗教組織,到府提供長期臥床者的沐浴服務,他們三人一組,先由專業護理師進行評估,評估老人家當時身心狀態是否適合沐浴,然後再組裝起一個活動式的浴槽,接著由兩位照顧服務員把老人家抱進浴缸。
 

這些影片讓我們看到,長期臥床人士享受到泡澡後的喜悅。但是也讓我們看到,幫長期臥床人士泡澡,真是一個很大的陣仗,而且這種服務有地域性限制,要事先預約,非中低收入戶採付費制。
 
後來我又看到一種產品,號稱在床上也能沐浴、泡澡,組裝與拆裝都很容易,類似用鋁管組裝搭帳篷的概念,費用也很實惠,一組不到一萬元。最重要的是,老人家不用搬動,而且只需要一個人手,就能幫老人家洗澡。
 
看了簡介影片後,我的感想是,想要使用這種泡澡產品,必須預先考慮到取水與排水的方便性。一種是預先擴大浴室空間,能把裝了輪子的臥床推進去;一種是在自己的臥室床上進行。
 
但是後者在沐浴前,要準備桶子、往返多趟到浴室取水;沐浴後、也要往返多趟到浴室,把排掉的洗澡水倒掉,對於照顧者仍然吃力。
 
因此在設計老人臥房時,就考慮到未來長期臥床時的沐浴需求,方便從浴室取水與排水。照顧員不用提著水桶,來回不斷往返的話,老人家享受泡澡,就不會是一件難事了。

 

(圖片來源:pixabay)


 
✔重點3:隔音需求
 
老人家聽力退化,如果又喜歡看電視、聽收音機、唱卡拉OK,音量通常會放得很大聲,家人、鄰居都會苦不堪言,甚至還會被投訴檢舉。

在設計老人房時,如果能夠預先考慮到隔音功能,門、窗、地板都能預先設計,就不用再花一筆預算、二次改裝,老人家也能安心享受影音娛樂。

 


✔重點4:輪椅族的需求
 
當老人家雙腳機能退化到不良於行時,雙手通常還能活動自如,譬如能自己洗臉、刷牙,甚至還能做簡單烹飪。

所以設計老人住宅時,可以預先考慮到,
洗臉台與料理台的高度以及台下的空間,是否方便輪椅族操作?走廊與室內空間,是否方便輪椅的行進與迴轉?別因空間限制了老人家的活動。
 


✔重點5:防火需求
 
一位老爺爺問老奶奶:「我有關瓦斯嗎?」老奶奶回答:「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結果下一幕畫面是大量的濃煙從房子湧出……

這是一段經典的廣告台詞。但「阿嬤煮飯忘記關火,釀成三死一重傷慘劇」,這可是週前才剛發生的真實社會事件。
 
老人家記憶退化,甚至罹患失智症的話,火警偵測功能就很重要。

老人住宅一定要裝設「瓦斯漏氣警報器」、「自動斷氣裝置」,瓦斯器具應有燃燒中途熄滅可以自動切斷的安全裝置。

 
特別是廚房,應預裝「自動滅火設備」或「自動撒水系統」,才能在第一時間偵測啟動,避免不幸的發生。而這些設計必須預埋管線,否則又要鑽開牆面、大動土木了。 

 

(圖片來源:pixabay)


 
✔重點6:照明需求
 
老人的視力較弱,如果光線又差,很容易就可能跌斷骨頭,復健過程更漫長。

因此樓梯間、電梯間門廳、走廊高低處、轉角處,最好都要裝設自動感應的照明燈、踏步燈,電工配線時就須預先考慮,否則又要重新敲牆埋管。
 
日本有一個很受歡迎的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其中有很多改造的案例,都是為了讓銀髮族住的更安全、更省力。

每當改造結束、全家人回到這間煥然一新的老家時,我們往往會看到爺爺、奶奶流下感動的淚水。
 
因為他們終於可以不再被一堆障礙給困住了,重新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多扶是提供行動不便人士接送服務的專業公司,他們有一句座右銘說得很好-
「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
 
老人住宅的規劃核心,就是要儘量掃除自宅環境內的各種障礙,讓老人家不再覺得自己是家人的障礙,這樣的人生,才能走得遠、走得穩。


上篇在這裡,別忘了來複習一下:
人生不能只剩一台車,想要在宅養老,要如何提前準備?(上)


WASHLET溫水洗淨便座(最高可補助5,000) 了解更多請點:https://bit.ly/3ngHvXG


繼續閱讀:
 
  1. 爸媽一起住通用設計!三大重點讓你老後不用改住所
     
  2. 提早改造居家環境,坐輪椅也不擔心


專欄作家|朱國鳳
http://www.ilong-termcare.com/UserFiles/Articles/ffec193a-e24c-4884-9492-a2050e957a8b/8.jpg
點此了解朱國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理財記者

從台灣第一本理財雜誌開始,完整參與理財雜誌的更迭變化。曾主跑過房地產、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財金路線,擁有產官學界豐富的採訪與撰述經驗。 有感於網路興起,碎片般的知識更容易產出與取得,自我期許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提供整合性、系統性的建議。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