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巴金森氏症

共有 24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10大警訊愛注意!治療巴金森症醫師圖文解說
巴金森症患者剛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的時候,效果都很不錯,甚至有些患者能回復到日常的動作水平,看不出有巴金森症。然而隨著患者罹病時間愈久,腦細胞死亡數目愈多,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愈來愈不穩定。
照護線上
2021/02/17
病症知識
常見大腦退化疾病:帕金森症-《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
其實如果能在疾病的早期就積極的介入,就很有機會可以延緩病情,甚至達到逆轉的效果。
新自然主義
2019/09/15
病症知識
中風會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當心中風後的「血管性失智症」
「中風後確實可能發生血管性失智,中風患者失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三成,而且中風也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0/27
病症知識
健忘、失神、遲鈍,反應老是慢半拍嗎?你可能「腦霧」了 (內有影音)
腦霧,顧名思義:「腦袋像是被濃霧蓋住。」出現了健忘、失神、遲鈍的現象!這些症狀跟失智症很類似,其實我們如果能在腦霧現象發生時,就提高警覺,是可以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卡羅
2018/10/09
長期照護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分享成功復健:讓巴金森氏症爸爸重新站起來的「對側運動」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大腦退化引起動作退化的疾病,會引起患者出現僵直、動作緩慢和姿勢平衡、顫抖等動作障礙,所以強化身體的協調性,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就像在幼兒唱遊課時,老師常會要小朋友用左手摸右耳、右肩、右膝,用右手摸左耳。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9/24
心靈加油站
照顧退化的家人,卻希望他惡化?我們可以學習-與歹念共舞
每個照顧家庭都能列出一個清單,羅列出種種令人疲憊沮喪的事。「厭煩」是個說不出口的感受,因為那不符合一般倫理道德的要求。然而,當照顧者經年累月的把育兒或照顧長者產生的負面感覺默默吞下去,照顧者的身心狀況通常也會因此產生巨大的負荷與傷害。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6/14
樂活養生
真的有便秘嗎?為了避免便秘產生後遺症,培養每天排便習慣
上廁所一定要固定時間!但很多人因為忙碌,早上刷牙洗臉完就趕著出門。其實早上起床後半小時,是全身機能開始甦醒的時候,腸道蠕動在這個時間也是最強烈,應該要給自己預留時間,起床馬上喝水。喝完水,差不多等半小時腸子就開始動了。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4/13
心靈加油站
失智不只是失智,請掀開母親過往人生,承受多少的「心靈毒藥」?
因為我一直從事心靈相關的工作,我想把我在課堂上運用的知識和技術,用在母親的身上,看看是否有效?特別針對她的被迫害妄想症。透過對話,我試圖找出造成她恐懼的核心問題是什麼?經過很多次的交談,我大約歸納出幾個重點,每一個重點,都跟她過去的創傷經驗有關。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4/11
心靈加油站
你和長者無話可說嗎?試著做顆「好球」給他打,他渴望被你們需要
如果你身邊的長輩,因為年老患病造成語言或有智力方面的損傷,溝通的難度就更高了。在歷經各種磨合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溝通的內容似乎都變得不太重要了,幾乎只剩下一個目的還存在:就是讓對方覺得他們還被愛,還有人照顧,活著,還有一點點價值。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8/03/23
病症知識
巴金森氏症病患注意!四成病患容易發生「失智」症狀
醫界臨床研究發現,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症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本來的行動障礙,已經造成照顧上的困難,如果又併發失智症對患者更是雙重打擊。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3/22
樂活養生
進食不再怕嗆到 你有聽過吞嚥健康操嗎?
老年肌少使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影響吞嚥相關肌群功能,造成進食、吃藥易卡住,或喝水因流速快,呼吸道來不及關閉而嗆到。經評估後,若還能自我進食,可透過吞嚥相關復健提升功能,而非使用鼻胃管進食,以免讓長者的吞嚥功能退步。
元氣網
2018/01/24
長期照護
人生最後一哩路 逾6成盼在家安寧
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後的一哩路,其實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學習如何跟愛的人「道謝」、「道歉」、「道愛」及「道別」,不一定是要用醫療儀器才能代表盡心盡力。緩和醫療是種需要內化的概念,需要大家用心思考跟體會。
健康醫療網
2017/11/18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