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鳳專欄】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指出「從照服員到CEO的晉升之路」,照服員不只幫老人家換尿布

【朱國鳳專欄】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指出「從照服員到CEO的晉升之路」,照服員不只幫老人家換尿布

當我在一場產官學都與會的長照講座中,看到一位老人安養事業的執行長,在簡報中明確 show 出一條從「照服員」到「執行長」的晉升之路時,我想在座聆聽的年輕學子們,應該有看到他們未來踏上長照產業之路上的一道曙光。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6/19

瀏覽數 37,456



閣揆林全曾經表示,要全面推動長照2.0,有三大問題要解決:人、錢、與場地。其中最迫切的,應是缺人,尤其是第一線的照顧服務員。
 
近年來,就算政府不斷開班補助訓練照服員,結訓後真正投入到第一線的,卻是不成比例,而且已經投入的,又以中高齡人士為主。
 
大家都知道高齡社會的嚴峻,也知道長照政策的重要性,但是一個吸引不了年輕人投入的產業,一個還在靠中高齡人力支撐的產業,如果缺乏年輕新血接棒,如何讓社會能夠對老後放心?對長照放心?

 
照服員
(圖片來源:pixta )


▍  四低印象,年輕人對照服員卻步
 
我問過不少年輕人對於照服員這份工作的印象,
歸納起來主要是「四低」:薪水低、成長低、成就感低、社會形象低,年輕人投入意願當然也就跟著降低。
 
雖然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調整給付、調整敘薪制度,希望能拉高照服員的待遇,但是「立竿」到「見影」,還有一定的距離。
 
因此當我在一場產官學都與會的長照講座中,看到一位老人安養事業的執行長,在簡報中明確 show 出一條從「照服員」到「執行長」的晉升之路時,我想在座聆聽的年輕學子們,應該有看到他們未來踏上長照產業之路上的一道曙光。
 
這位為年輕人擘劃晉升之路的與談人,就是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雙連安養中心不僅經常獲得老人福利機構的優等評鑑,還是媒體調查老人照顧機構推薦度的Top1。
 
優秀的管理成果,反映在等候入住的登記人數已達五千多位,意思是說,照正常釋出空床位的速度,如果現在登記候補,要等八十幾年才有機會入住,可見雙連搶手的程度。
 
除了五星級的軟硬體外,值得一提的是,雙連早在2008年就已成立研究中心,研究老人照顧/護制度、模式,還有相關的創新。
 
我過去主跑財經路線,報導上市櫃公司時,最重視一家公司對於研發投入的比例。因為你最後會發現,一家企業是否有長線投資價值,關鍵指標之一往往就是研發的用心。
 
安養中心
(圖片來源:pixta ) 

 
▍  從照服員開始,也有機會把夢做大
 
年輕人常常感慨看不到未來,我個人的看法是,年輕人的未來,有一部分就是老人。當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而且不只台灣,很多國家都與台灣一起快速變老的趨勢下,年輕人應該跟上趨勢,積極投入相關產業,並且把夢做大。
 
蔡芳文用自身經驗,證明年輕人從照服員開始,一定有機會把夢做大。
 
1990年代,雙連教會繼開辦松年大學之後,決定進一步籌畫老人安養中心,當年還是門外漢的蔡芳文,受命擔任籌畫主任,從找地、變更地目、研究法規、申請補助、社會募款、設計規劃、到落成收案。他邊做邊學、全程參與,最後把三芝海邊的一片荒地,打造成為國內外指名參訪的標竿安養中心。
 
蔡芳文公餘之暇,還到台大醫療機構管理所進修,碩士論文就是「老人福利照顧服務產業建置與經營成功關鍵因素」,由他來為「照服員到執行長的晉升之路」指路,應該是實至名歸。
 
1990年代,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大專院校也順勢開辦相關系所,由於蔡芳文擁有籌畫與經營老人福利機構的實戰經驗,因此受邀參與明新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的創設與系名的訂定。
 
轉眼18年過去,目前國內已多達40多所大專院校設立與老人照顧相關系所,每年培育出近6千位學子。這些學子應該都是看到高齡社會趨勢而選填相關志願,但是家長仍然會憂心忡忡的提問「我的孩子未來就只是幫老人家換換尿布嗎?」。
 
蔡芳文認為,就以「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為例,長照產業除了社工、護理等專業人才外,也需要初中高階的管理人才,他們要懂老人服務、也要懂管理,還要能夠整合內外相關資源。
 
但是蔡芳文強調,即使未來期待晉升到管理職,也要從第一線開始蹲馬步,蔡芳文自己就是從服務長照病患開始,才能清楚掌握老人的需求,同理老人的感受。

 
臨終
(圖片來源:pixta)
 

▍  喜歡照顧老人,長照之路將會如魚得水
 
他以
雙連安養中心為例,年輕學子如果想要加入團隊,可以安排自己在大一時先進行參訪、大二擔任志工、大三實習、大四工讀。學子們透過這套計畫性的產學經驗,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未來是否適合往長照領域發展。
 
如果決定正式加入,畢業的第一年,可以先從照服員、或是各組的助理開始,包括行政組、護理組、復健組、營養組、總務組的助理。
 
而後看個人特質與能力,通常第一、二年可以由助理升為正職員工(復健組除外);能力優秀的員工,三、四年後可以晉升為副組長,或是照服組的督導,而後則是往組長、副主任、主任(執行長)之路邁進。
 
雙連的副主任已經可以協調六大部門,由於擁有管理432床的實務經驗,而且是包括安養、輕度養護、中度養護、重度養護、以及失智的連續性照顧經驗,發展空間將不只限於雙連,還會被其他機構、甚至其他國家延攬。
 
年輕人對於這條晉升之路的起點,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待遇。以雙連為例,大學畢業生的月薪起薪是3萬元,年薪則是13.5個月,另外還有績效獎金、業績獎金等等。
 
蔡芳文回憶開園17年來,除了少數的兩、三年特例外,幾乎可以年年調薪,調薪幅度平均有3%。
 
長照
▲ 八年級生靜宜和許多投入長照的年輕人一樣,其實很喜歡跟老人家相處。

(繼續閱讀:八年級照服員的告白:「因為叛逆,我選擇長照領域。」


▍  投入長照領域 有寬廣的選擇

不過要提醒的是,有興趣投入的年輕人,還是要先看自己的人格特質是否適合長照產業。可以叫出雙連安養中心每一位長者名字的蔡芳文指出:

「適合往長照產業領域發展的人格特質,簡單講,就是要喜歡老人,喜歡照顧老人。」
 
他回憶早年曾有一位照服員來應徵,照顧技巧很好,但是照顧態度不好。蔡芳文發現,某位臥床的老奶奶不時按鈴找照服員時,這位照服員跟老奶奶說,「妳不要按鈴來叫我,我會每兩小時來幫你翻身拍背換尿布」。
 
這位照服員是抱著按表操課的心態,而未進一步了解老奶奶頻頻按鈴是因為腹瀉,照服員的SOP,並沒有以老奶奶需求為核心而去彈性調整。蔡芳文認為這位照服員的專業無虞,但是人格特質不適任,勉強任職的結果,對於自己與被照顧者都是雙輸。
 
相對的,人格特質適合投入的年輕人,在長照領域將會如魚得水。蔡芳文表示,已有研究所畢業的新鮮人,主動要求從照服員開始做起。
 
原本蔡芳文想將她調到研究中心,但是這位年輕人立志未來要當執行長/院長,她認為要先在照服員的位子上蹲馬步,第一線了解長者的各種需求,院長之路才會走得更踏實。
 
蔡芳文還強調,年輕人投入長照領域,也絕不是只有安養中心一條出路,他從在大學執教的觀察經驗,整理出目前老人服務相關科系的學子,投入長照領域,有多達18項的選擇,而且隨著經營模式的推陳出新,未來可選擇性還會更多更廣,誰說年輕人投入長照,未來就只是幫老人家換換尿布?

 
老人相關科系
(資料來源:蔡芳文)


推薦閱讀:

1. 「以長者為尊,以服務為榮」的全方位安養中心-雙連安養中心

2. 八年級照服員的告白:我不只是為老人清理大小便,我陪他們度過人生的終程

 
專欄作家|朱國鳳
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理財記者

從台灣第一本理財雜誌開始,完整參與理財雜誌的更迭變化。曾主跑過房地產、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財金路線,擁有產官學界豐富的採訪與撰述經驗。 有感於網路興起,碎片般的知識更容易產出與取得,自我期許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提供整合性、系統性的建議。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