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為什麼會成為風險?背景因素是「身份差距」-《手足風險》

    29235 人瀏覽
    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屬於同一個世代,但是在差距研究中會被放大檢視的,主要是世代間、也就是親世代和子世代的議題。而且這些差距又會導致不同的生活型態,為這些選項的多寡和個人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緊緊相繫。


    作者/平山亮

     

    說到底,手足為什麼會是這麼令人不安的存在呢?原因就在於第一章最後提到的「手足差距」。

     

     

    ▍「身分」之差的產生無關能力或努力

     

    所謂「手足差距」,一言以蔽之,就是「同一個家庭的孩子之間所產生的可說是『身分』之差的差別」。

     

    而我在這裡之所以使用「身分」這種不合時宜的詞彙是有理由的。

     

    講到差距,一般人往往會聯想到所得的差距,此外還有教育程度與職業的差距。而學歷會左右職業的選擇,職業種類不同又會影響平均收入,這些差距彼此息息相關。

     

    而且這些差距又會導致不同的生活型態,比如平常買些什麼、吃些什麼、住在什麼地方、休假怎麼過等等,因為這些選項的多寡和個人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緊緊相繫。

     

    人際關係也一樣。很多人知道高結婚率和高收入有明顯的正相關,至於平常和哪個業界的人來往、擁有哪些人脈,也會依個人的職業和地位而有所不同。
     

    進一步來說,差距也會影響「夢想或希望」這種「心靈層次」。提出「婚活」(譯註:尋找結婚對象的活動)這個詞的知名社會學者山田昌弘在《希望差距社會》一書中便指出,對將來的展望會受到手中現有資源的限制。

     

    手足風險

    (圖片來源:istock) 


    簡單來說,所謂的差距不僅在於所得的不同,還有造成所得不同的原因(學歷、職業等),以及因為所得不同而產生的結果(生活型態、人際關係等),這些加總在一起,就呈現出每天生活上的差異。因此,我才使用了「身分」這個誇張的用詞。

     

    而差距還有另一項重要的意義,那就是不見得能靠一己之力來消弭。

     

    例如職業不同導致平均收入有所差異,就不一定和個人能力和表現有關。從事高薪工作的人和並非從事高薪工作的人相比,要說前者「非常努力」,倒也不盡然。

     

    因此,所謂「手足差距」並不僅限於收入,也指兄弟姐妹間不盡相同的生活水準與生活型態等,同時其中的差異亦不單純是因為各自的能力或努力不同所造成。

     


     

    ▍長久以來被忽視的「手足差距」

     

    前述的「手足差距」──尤其是長大成人後的手足差距,據我所知,從來不是差距研究中的主要項目。

     

    因為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屬於同一個世代,但是在差距研究中會被放大檢視的,主要是世代間、也就是親世代和子世代的議題。

     

    如親子雙方的學歷和職業等水準是否相同,就是差距研究的焦點之一。而另一項和這個題目相關、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的,是父母的幫助對子女成就的影響(例如父母學歷愈高,愈會要求子女要有高教育水準,因此對於花錢「投資」子女毫不手軟等)。

     

    只是如果小孩不只一人,那麼兄弟姐妹之間應該有人可以達到和父母一樣的水準,但也有人達不到。

     

    而且父母也並不是對每個孩子的「投資」都一樣。說得更極端一點,有些父母會在投資的過程中,更換「最想栽培的小孩」(這一點會在第四章詳述)。

     

    然而,家庭中屬於同世代的手足差距,在差距研究中一直不是主流。因此像是「『手足差距』到了中高年以後,會對兄弟姐妹的關係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個問題幾乎沒人能回答。

     

    第一章介紹的案例,述說的就是「手足差距」在「長大成人的兄弟姐妹」之間產生的影響。

     

    我們可以從中隱約感受到「手足差距」所帶來的不安。

     

    另一方面,家中如果有在社會上和經濟上都難以自立的兄弟姐妹,我們的內心往往會感到惶惑,遲疑著「我應不應該幫他們」、「我有能力幫他們嗎」;而受到幫助的兄弟姐妹也會擔憂著「我不想變成他們的『包袱』,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第一章也提過,這樣的不安最近開始有升溫的跡象。這項議題以前不太受到重視,但現在卻有不少人深受其擾,內心的不安也逐漸加劇。

     

    「手足差距」──特別是家中有依賴心重的兄弟姐妹時──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新」煩惱,也是一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時候我們不禁想問:這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如何變成問題的?又為什麼會變成問題?

     

    關於後者,答案其實不難想到。

     

    手足照護

    (圖片來源:pixta)
     

    第一,是因為自己給自己壓力,認為唯有家人才能協助家人、解決家人的問題。

     

    要是自認為不必「概括承受」,那麼即使家中有過度依賴的兄弟姐妹,這些手足的問題也不會造成自己的不安。

     

    反過來說,假使自己擔負起照顧兄弟姐妹的大部分責任,而且不論喜不喜歡都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擔這個責任不行,這時候就會覺得倚賴家人的兄弟姐妹是不安的來源。

     

    第二,則是因為幫助家人的資源有限。

     

    例如照顧依賴家人的兄弟姐妹時,如果外部的資源充足,自己的負擔想必就會減輕很多。

     

    然而兄弟姐妹之所以造成不安,正是因為自己清楚現實狀況並非如此。換句話說,照顧兄弟姐妹所需的資金、時間與人力,都只能自行籌措,這一點完全沒得商量,因此依賴家人的兄弟姐妹才會讓人感到如此不安。

     

    關於這兩點,我會在第四章中參照日本社會的現況具體地檢視。至於這一章則要著眼前述的第一個問題,討論「手足差距」是從何時開始、如何變成問題的。

     

    (圖片來源:Pixabay)

     

    更多關於《手足風險》的文章>>高齡社會的照顧危機:「長男至上」的風險-《手足風險》

     

     

    繼續閱讀:  

    1. 【朱國鳳專欄】手足情深,為何拖累人生?這三種狀況,手足容易從「靠山」變成「風險」(上)
     

    2. 【朱國鳳專欄】手足情深,為何拖累人生?這三種狀況,手足最容易從「靠山」變成「風險」(下)


    《手足風險:當我們慢慢變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還是負債?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作者/平山亮

    本文經聯經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