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跌倒別輕忽!一起來改善9危險因子

長輩跌倒別輕忽!一起來改善9危險因子

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家中老人若常發生跌倒,千萬別當作是意外,許多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其實可以被預防或處理。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8/10

瀏覽數 21,908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關於家中長輩發生跌倒這件事情,許多人可能習以為常,認為是長輩不小心才跌倒,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跌倒雖然常見,但背後往往代表著高齡長者有更深層的問題。若忽略不理,日後跌倒伴隨的併發症將造成身體傷害、失能、住院甚至是死亡風險,也為長者心理帶來負面影響,增加家人照顧的負擔。
 


▍長者跌倒嚴重可能臥床、失能
 
根據台灣統計60歲以上老人年平均跌倒發生率約15至34%,隨著長者年齡增長,跌倒危險性更逐年升高。跌倒所帶來的常見傷害可大可小,輕則皮肉損傷,嚴重者甚至因而臥床、失能或者住院、死亡。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家醫科醫師洪政豪說明,可將造成跌倒的風險因子分為內在外在因素2大類去探討。
 
內在因素泛指與高齡長者身體狀況相關的因子,如

(1) 老化導致平衡感變差、
(2) 下肢力量減退所造成的步態不穩、
(3) 心肺功能的衰退及
(4) 各類型急慢性疾病都讓老人的跌倒風險提高。

 
外在因子則指身體因素以外的因子,包含

(5) 多重藥物的使用
(6) 不熟悉的環境
(7) 昏暗燈光
(8) 不合適足部鞋具
(9) 不正確的輔具選擇

 
跌倒
(圖片來源:pexels)
 
 

▍分析許多危險因子 可被預防或處理
 
洪政豪醫師提醒,現實生活中,高齡長者的跌倒意外很少由單一原因所造成,家屬應盡可能詳細把長輩跌倒時的資訊記錄下來,包括跌倒時正在從事的行動、是否失去意識、失去意識時間多長、有無在場目擊者、有無外傷及行動能力的喪失、是否有頭部撞擊、發生跌倒的時間與場所等資訊,轉呈給醫療工作人員做鑑別診斷。
 
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家中老人若常發生跌倒,千萬別當作是意外,許多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其實可以被預防或處理。
 
考量跌倒及相關併發症可能對長者或整個家庭帶來的傷害不可輕忽,應該轉介相關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跌倒風險因子的評估與檢視,並且進行後續介入,才能防範於未然。
 

 

本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老人跌倒致死高!把握十大重點 預防老人跌倒
 
2.
老人跌倒恐送命!預防肌少症有方法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