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展長期而穩定的人際關係,請適時地暴露真實的自己-《情緒成本》

想發展長期而穩定的人際關係,請適時地暴露真實的自己-《情緒成本》

人與人相處也一樣,有些人喜歡在初期相處時,把最好的壓箱寶通通拿出來,把自己包裝的很美好,好到已經脫離了真實的自己,其實這是有些危險的。

時報文化

2019/04/29

瀏覽數 13,099



文/紀坪
 

前陣子一對夫妻朋友離婚了,因為女生覺得她的另一半「變了」,覺得自己「被騙」,讓她難以接受。
 
原來是,他們倆交往了一年,有美好而浪漫的交往過程,有充滿創意的求婚儀式,有充滿誠意的結婚典禮。在婚前的種種,一切都是很美好的,也因為這些美好,讓她對這段婚姻充滿了期待及美好想像。結果婚姻生活卻維持不到半年就告終了。
 
為什麼?無關第三者,無關感情不忠,女生和我說:「男方婚前讓我感覺太美好,婚後才發現一堆問題,差異太大,我實在難以接受,一時之間調適不過來……」
 
婚前老公說的好像家裡事業是靠他在撐,其實只是靠爸一族。
婚前老公願意花在她身上的錢相當大方,婚後小氣又斤斤計較。
婚前不知老公會喝酒,婚後卻經常酗酒回家發酒瘋。
婚前以為老公願意花時間陪家人,結果大部分時間在沉迷網路遊戲。
婚前公婆說會把她當成自己女兒疼,婚後卻把她當傭人,根本不尊重她。
 
一言以蔽之,就是婚前婚後落差太多。男方婚前說了太多的甜言蜜語,給她吃了太多的迷幻藥,有太多美好的期待及想像,婚後卻全數落空,心裡實在調適不過來,她對這段婚姻失望透頂,因此不如歸去。
 
人際關係
(圖片來源:pexels)
 
另一對夫妻朋友的婚姻卻走著完全相反的路線。婚前老公就沒什麼太多的形象包裝,相處簡單自在,不會虛假的甜言蜜語,不曾為了追求浪漫而鋪張,沒什麼求婚花招,婚禮辦的也只是中規中矩。
 
然而這樣的婚前形象,反而讓他們婚後相處更加舒服融洽,因為婚前老公就打了預防針,這就是他最真實的樣貌,婚前婚後的差異不大,因此反而更顯美好,也沒有太多的包裝及虛假。
 
他還實實在在的告訴老婆說:「我媽就是我媽,永遠不可能變成妳媽,彼此給予空間,學會互相尊重就好。」一點都不浪漫,相處起來反而更自在。不少人在交往時,往往過度包裝,希望讓對方看見更完美的自己。這並沒有錯,但如果過頭失了真,最後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對方產生過大的落差感。
 


▍迷幻藥還預防針?
 
其實這有點像是在作生意,有些人作生意賣東西,總是很喜歡在消費者買單前,大力吹噓誇大產品功效,說上一堆好聽話,就是要讓消費者買單,是一種「迷幻藥」式的推銷思維。然而通常在買單前,銷售員習慣過度浮誇的介紹產品,最後效用有時不如當初預期,買方也就當成被騙一次學經驗,但這樣的生意通常不易培養出長期、高滿意度的忠實顧客。
 
另一種人作生意,不會只宣揚產品的優點,同時也願意分享產品可能有的缺點,將消費者當個聰明人,讓人在充分了解產品的情況下買單,這就類似於一種預防針的行銷思維。通常這種作法,較能夠符合消費者預期,甚至超越預期,反而容易培養出長期、具高滿意度的忠實顧客。
 
行銷
(圖片來源:pexels)
 
有時候,
男女交往也像作生意一樣,有些人喜歡用迷幻藥來包裝自己,另一種人則喜歡先打預防針;一個先甜後苦,一個先苦後甜,如何選擇各有所好。但看懂他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可以讓我們少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少走一些冤枉路。
 


▍情緒的定錨效應
 
人的情緒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多數人在衡量一件事情時,往往會偏重過去某些經驗及記憶的參考,我們又可稱之為「錨點」,即使時空背景已經改變,這個「錨點」仍然會大大影響未來的感受。
 
這個現象又可稱之為「錨定效應」。如果在未來這個「錨點」與真實情況有很大的差異時,就很容易產生心理的不平衡。
 
人與人相處也一樣,有些人喜歡在初期相處時,把最好的壓箱寶通通拿出來,把自己包裝的很美好,好到已經脫離了真實的自己,其實這是有些危險的。如果未來不能維持一定的質量時,更容易讓人產生情緒的落差感,人際關係反而不容易長久。
 
長期而穩定的相處模式,是類似於預防針的思考模式,有表現好的一面,也能適時的暴露些真實的缺點,將「錨點」定錨在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聰明人懂得包裝自己的長處,同時也勇於接納自己缺點,
如果你希望跟一個人發展長期而穩定的人際關係時,別太沉陷在迷幻藥的策略上,適時打點預防針,路能夠走的更遠。
 
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阿德勒
 


繼續閱讀:
 
1. 想要人際和諧,把握兩個重點態度:「不要期待」和「清楚表達」
 
2.
為什麼總感到憤怒?注意看,注意聽,答案一直都在

 

情緒成本Emotional cost:財務報表看不見,卻是最昂貴的一種隱藏成本。》
作者/紀坪
本文經時報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

出版媒體

華文世界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出版品種類繁多,包括:經典文學、大眾文學、人文科學、史哲文化、生活品味、商業財經等。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